第35部分(第1/4 頁)
兩部新作品上市。
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九年的稅務改革,他們現在的稅是百分之二十,加上一些地區的優惠政策,能減到百分之十一點四,甚至更多。
但從一九年開始,他們的稅收因為影視圈的波及,稅務漲到百分之四十五。
所以慕清想趁著現在稅務還沒漲,多出些作品。
有了這些收入,慕清的荷包一下子鼓囊了起來,想到未來房價還是會漲,慕清乾脆在市郊買了棟別墅。
別墅不大,總面積才六百多平,自帶一個面積不小的院子。
慕清為什麼會在這裡買,因為這個別墅群已經建了七八年了,七八年這裡的房價都沒有漲過,因為城市規劃一直都沒有規劃到這裡,又偏,還坐落在半山腰,周圍各種設施跟不上,偏僻又荒涼。
當初開發商是看中了這塊山地的環境,想打造成高檔別墅區的,誰知道建好之後完全賣不出去,因為山下週圍的人全部都是農村自己家建的自建房,誰還願意花那麼多錢來這裡買別墅?
賣房子的是個本地原住民阿姨,問她這麼便宜的放假,他們為什麼不買,阿姨很實誠地說:“我自己家建的房子不要太多咧,光是拆遷就分了好幾套,G20後,這裡的房價還跟著漲了一點,之前還要便宜嘞。”
“我們自家自建房都住膩了,他們都願意去高層小區的商品房,別墅都不要住的。”阿姨說起別墅,滿滿的都是嫌棄。
她們買房子都去城裡面買,誰會買在這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地方。
但慕清知道,這種狀況很快就會隨著山下的幾座商場的建立,地鐵的規劃而水漲船高起來。
慕清有個認識的人,不算是朋友,在這裡買了套別墅,上半年買的,第二年賣出去價格足足就翻了一倍,後面價格還會更高。
H市是個二線城市,目前地鐵才開通了兩條線,三號線和四號線至今還在規劃建設當中。
這裡的別墅都已經建了七八年,別墅的主體還不錯,當初造的時候也是精裝修,但因為賣不出去,沒人住,別墅的外面看上去有些荒涼,要重新修繕裝修過才能住。
這個市郊離城裡真是相當遠,開車到南江大學要四十分鐘,開到市中心要一個多小時,如果是上班族住這裡還真不方便,不論是自己開車還是坐公交地鐵,都太遠,要是早晚高峰,估計光是花在路上的時間都得四個小時左右。
但慕清的職業使得她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樣,每天趕著上班,她只需要一個清淨的環境,每天在家裡就可以完成認為,而這個別墅區的環境,於她來說最是合適不過。
再說,即使不住,以後賣也合適。
除此之外,她還趁著春天,天氣不熱,趕緊去把駕照拿了。
本來她是想提一輛小車的,被席瑞安給勸住了。
席瑞安有車,買了還不到三年,兩人現在整天呆在一起,基本上出門都是三口一起,席瑞安開車。
慕清的工作又使得她大多數時間都留在家裡,用車的地方不多。
H市的交通十分便捷,尤其是順風車的出現,南江大學外面就是二號線的地鐵站,很方便。
慕清想買車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帶阿瑾四處玩,比如動物園啊、海洋館啊、遊樂園啊什麼的,在城市周邊做短途旅行。
這些都是有席瑞安陪伴的,不管她去哪兒,席瑞安都會開車接送,她確實不需要買車。
既然不用買車,慕清乾脆買車庫。
她目前的房子有三棟,一棟馬上房子就要下來了,一棟是同一個小區的二期,明年下來,一棟別墅。
她知道未來車庫的價格都會瘋長,每個房子都配了三個車庫,本來想買兩個的,但是車庫價格太便宜啦,比起幾年後的價格,慕清實在忍不住買買買的慾望,她考慮到今後住的話,她肯定會有一輛車的,席瑞安也有,那也需要車庫,還有阿瑾,小孩子一不留神就長大了,等她長大後,不說車庫的價格已經達到怎樣的高度,問題是你想買都沒地方買啦。
未來……不,其實是現在,現在車子就已經和二十幾年前的電視,十幾年前的手機,十年前的電腦一樣,已經完全普及,人手一臺,人手一輛。
車子多了,車位就越發的緊張,現在沒有買車位的人,未來想買都難買到。
錢放銀行只會貶值,買車庫只會升值啊,即使暫且用不著也沒關係,車庫可以租出去的啊。
席瑞安對於慕清花錢的速度福氣的同時也被打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