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什麼心態呢?
如果走進宮裡的不是蕭子鴻,而是他父親洪源; 這一切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剛有了這個念頭; 他立刻就無聲笑了起來。
好在穿著盔甲; 沒有人能夠看到他的笑。否則就現下這個情況; 那些個正在血腥頭上的將士,保不準還會一激動,衝過來給他一刀。
一位大臣,大約是四品官員,對著洪川開口“小將軍,事情不至於鬧成這樣的。”
他聲音裡帶著沉痛,顯然是深深知道後宮的事情,更知道如今京城中傳來傳去那文章背後的故事的。
京城裡民間傳著那後宮裡寵妃是遭了報應,對別的妃子動手,對皇家子嗣動手,對天下忠臣不敬,老天爺看不下去給她懲戒。
而皇帝竟是要幫她的。
皇帝為了一個女子,要和天對抗。
至於邊塞的事情?那在百姓心中幾乎和此事毫無瓜葛。不過朝中上上下下看到如此一幕,心中不由覺得可笑。怎麼可能沒有關係呢?
洪川騎著馬來到了那官員身邊。
他只要舉起刀,輕而易舉就能將面前這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官送到地下去。
即便以他現在的職位,根本當不得“將軍”這個稱呼,不過他很喜歡這官員這麼稱呼他。小將軍,代表著今後他會和他父親一樣,成為朝中的一名大將。
他,洪川,會是洪家再一名將軍。
“我以前也和你這樣想。”洪川回著這官員的話,聲音還很稚嫩。他年紀實在是遠小於在場的每一位官員和將士,“直到我來到京城。”
洪川用刀指向了自己身邊,和自己出生入死不知道多少日子的兄弟們“這兒多少好男兒,你們看著可精神?”
沒有人回他話,面面相覷著。
“邊塞男兒從不怕死在戰場上。”他聲音裡帶著點傲慢,他們從不畏懼戰死,“可從未有人樂意死在京城斷了我們糧上。從未有人樂意活活餓死在我們用命守著的人手裡。”
不至於?原本是不至於的。
可京城裡的人過的日子,和邊塞的男兒們過的是同一種日子麼?
京城裡犯了錯的人,可都朝著北方流放。
他們這些明明該算建功立業的人,為何過得是恍如流放的日子?
憑什麼!
憑什麼?
洪川嘲諷看著面前一位位打扮得精神得很的官員,居高臨下,極為不屑。他出生在京城,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自小在邊塞長大。偶爾他聽京城的事,還總是被眾人一而再,再而三告知著自己的使命。
洪家將士不止他一人,洪川願意為了這天下蒼生,為了身後每一個百姓而殺死前方的每一個敵人,守衛腳下每一片土地。可這一切都不代表著他……
不代表著他真的心中不會有芥蒂。
不代表著他不會看著每夜挑燈緊皺眉頭的父親,煩惱著那些根本不該煩惱的東西。
將士們都該是志氣高昂的!
將士們都該是精神奕奕的!
將士們都該是為自己能守著這邊塞而自傲的。
可吃過好糧,才知道以前過的是什麼日子。
嘗過甜味,才知道苦味是多麼難熬。
他不是怕吃苦,可若是這苦不值得呢?
“我父親一生征戰沙場,從未喊過一生不值當。”洪川的愛馬噗嗤,口中噴出了一股氣,惹得那些官員心中驚顫。
他父親,當朝的將軍,守在邊塞不知多少年。
皇家的嘉獎少一半他父親不在意,家中妻子少受點榮耀他也不在意。
可他看著他父親因為兄弟們戰亡紅了眼眶,回頭餘下的人連一月後的糧都沒有著落。他都恨不得搖著他父親,逼著他前來京城。
前來京城問問那帝王可有心?
“但當所有人都覺得不值當的時候,就不再是他能愚忠的時候了。”洪川這般說著,語氣低沉下去,全然不像是普通小將,“而是帝王該還債的時候。”
即便蕭子鴻不舉旗上京,邊塞那些個謀士,那些個將領,也會心甘情願擁戴著一位將軍,從北方一路殺到京城。
京城,脆不可擋。
原本一切是不至於如此的。
先皇對將士哪裡有如今這般忽視。
他們這群人圍著京城,有心一些早發現不對了,可這帝王腦中除了要替自己寵妃報仇之外,腦中裡裡外外就剩下了仙丹。
前者調動了京城中大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