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殿又歇了會兒,便又折回了內殿。
內殿裡,皇帝正給元暉元晨講故事呢。他們一人坐在皇帝一條腿上,皇帝右手拿著書,左手還在從碟子裡摸酥糖喂他們吃。
葉蟬邊走過去邊笑:“你們倆下來一個,別讓皇爺爺累著!”
小哥倆一聽,立刻都要往下滑,被皇帝一下子摟住。
皇帝晃晃書:“沒事,他們兩個分量還輕,累不著。”
“您小心腿痠!”葉蟬又勸了一句,見皇帝還不放就也作了罷,徑自坐到了他們旁邊,拿了個蘋果給開始削皮。削完皮她又開始切塊,切下來便依次皇帝一塊、元暉一塊、元晨一塊。
輪到第二圈時,到了元暉那兒就給擋了回來。
元暉的小手推著她的手:“母妃也吃嘛。”
葉蟬一哂,將那一小塊吃了,皇帝笑讚道:“這幾個孩子,你們教得是真好。來日朕在行宮養老,時常讓他們來看看朕吧。”
葉蟬知道他指的大概是禪位後的事,卻是不解:“父皇為何要在行宮養老?兩邊走動不好嗎?”
行宮夏天是涼快,冬天可就太冷了。論過冬還是宮裡舒服,有地龍烘著,也沒有山風凜冽。
第169章
為什麼要住在行宮,箇中原因皇帝沒跟葉蟬多說,就把這個話題繞過去了。葉蟬見他這樣,想著可能有什麼不便明言的原因,便也不好追問,只能在回去後告訴謝遲。
不過她先說的,是吳氏那邊的事。謝遲聽了一笑:“你近來倒是越來越有氣勢了。”
“……我在跟嫂嫂慢慢學嘛。”葉蟬說完,又提了皇帝說的事情。謝遲聽完也皺眉頭:“你沒問問是為什麼?”
“我問了,可他似乎不想多說。”葉蟬說著一嘆,“我是覺得他年紀也大了,行宮冬天又冷得很,他自己住在這裡不太好。可他若當真喜歡,那也隨他便是。只是還是要先好好問問他才是。”
她想,萬一是行宮裡存著什麼對父皇很要緊的記憶呢,比如關於已故皇后或者皇長子?若是那樣,就由著他好了。他們雖然都很想照顧他,可是人到了這個年紀,順著自己的心性過日子也很重要,他們也不能一味地覺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謝遲便在翌日一早跑去和皇帝一起用早膳去了。父子倆雖然一貫親密,但一起用早膳的情況並不多見,皇帝自然明白謝遲有事,邊吹著碗裡的豆漿邊問他:“什麼事?說吧。”
謝遲手裡剝著個鴿子蛋,閒閒一笑:“也沒什麼。就是昨天聽小蟬說父皇日後想自己住在行宮,我們商量了好一會兒,還是覺得不太放心,想問問您是怎麼想的?”
“朕會多加珍重,你們放心。”皇帝一哂,頓了頓,又道,“朕是想,一山不容二虎。朕不在宮裡,你做起事來更加得心應手。”
皇位,是權力的巔峰。雖然基本沒有哪個人生下來就是皇帝,但坐在這個位子上的人,總會慢慢享受這個位子帶來的權勢,會不願有人還在上面壓自己一頭,會想做真正的萬人之上。
雖則許多時候都會有太后,皇帝也要敬重太后。但太后是後宮女眷,跟從皇位上退下來的太上皇是不一樣的。再者,即便是太后,但凡開始對皇權有了威脅,不也常會與皇帝有一場惡鬥?
現下,皇帝倒全然不想再禪位後再去管什麼事,可他一來怕有些事會身不由己,縱使他不什麼也不做,朝中也會有人拿他當一個說辭;二來,他不願謝遲因此對他一點點生出嫌隙,最後兩方都走到面目猙獰的地步。
這就像在猴群裡一樣,猴王只能有一個。當有新王上任,老王能到一個不惹是非的地方過完餘生,便是最好的結果,否則大多死無葬身之地。
皇帝看了這麼多年的權力爭鬥,自然明白這些道理。而謝遲品了品他的那句話,也想明白了。
他於是一喟,繼而將剛剝完的鴿子蛋放到了皇帝碟子裡。煮熟的鴿子蛋蛋清是半透明的白,隱約可以看見蛋黃,皇帝剛要拿起來吃,旁邊的謝遲斂身跪了下去。
皇帝微滯,謝遲道:“父皇若有這樣的顧慮,還請父皇不要禪位。兒臣可以幫您料理朝中之事、為您分憂,您在皇位上頤養天年便是。”
皇帝搖了搖頭:“朕身體尚可,若不禪位卻讓太子監國,你更加名不正言不順。”說罷他伸手扶他,“你起來。”
謝遲沒起,只抬頭看向他:“兒臣是太子,便不止是大齊的儲君,為父皇盡孝與執掌江山一樣重要。若父皇當真考慮的只是江山,就不必讓兒臣入繼,隻立兒臣為皇太侄不就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