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2/4 頁)
著媳婦的二公子相看呢,要是平時,帶著女兒來也無妨,反正看一看又不會少塊肉,提親的話推了就是了,但這個節骨眼上,大多數府上只想完美的把女兒打包進宮,就不願落下什麼話柄了。
老夫人輕嘆著對楊嬤嬤道:“說來,二郎運道不佳,偏趕上這個時候。”
楊嬤嬤安慰道:“來的不在多,難得是合適。”
選擇餘地少,老夫人重點就放在了蔡氏那位表侄女身上。
“叫什麼名字?”
那姑娘十五六歲模樣,只是清秀,由蔡氏領著給老夫人問好,難免有幾分小戶之女的侷促緊張,勝在目光清澈,不會眼珠亂轉。
“回老夫人話,我叫蔡玉環。”
老夫人還算滿意,點點頭:“是個好名字。”
說著把手腕上鐲子褪下來,對蔡氏笑道:“還是頭一次見你這侄女,是個好的。”
蔡玉環見老夫人把鐲子遞過來,看了蔡氏一眼。見她點頭,才接過,行禮謝過。
“去找小姐妹們玩吧。”
等沒了旁人,老夫人對楊嬤嬤道:“看著是個好孩子。給二郎選婦,不要太聰明的,規矩明理、人品端正是最重要的。”
“咱們去園子裡玩吧。”羅知真也到了開始社交的年紀,領了幾個小姑娘往外走。其中就有蔡玉環。
園子裡有一處長亭。頂部種滿了開了豔紅色小花的藤蘿,一條條垂下來,把陽光都遮擋了。一進去就格外清涼。
亭子裡是一條條長凳,還有擺好的瓜果點心,一看就是為了這次賞花會準備的。
羅知真招呼大家坐下,笑道:“閒聊無趣。咱們來行酒令吧,每個人說一句詩。都要帶個‘花’字,接不上來的就罰喝一杯茶。”
都是十多歲的小姑娘,自然歡喜應了,只有蔡玉環面露難色。又很快恢復了平靜。
一群小姑娘嘰嘰喳喳玩起來,她們出身不錯,都是自小精細教養的。這樣的酒令自然難不住,這就苦了蔡玉環。七八杯茶下肚,就坐不住了,微紅著臉道:“我想去更衣。”
羅知真會意,喊了站在一旁伺候的丫鬟道:“帶蔡姑娘去淨房。”
等蔡玉環一走,就有個小娘子捂嘴笑道:“茶是好茶,竟都歸她一個人喝了。”
“舉人的女兒……”另一個小娘子吐了吐舌頭。
羅知真也不惱,笑眯眯吃著果子。
蔡玉環從淨房出來,只覺整個人都輕鬆了,微紅著臉對丫鬟道:“勞煩姐姐帶我回去吧。”
“姑娘這邊走。”青衣丫鬟態度頗好,領著蔡玉環往回走。
二人抄的是近路,經過一處隱蔽處時,隱隱聽到訓斥聲。
因有繁茂花樹擋著,那邊並沒發現二人,蔡玉環匆匆瞥了一眼,就見一個婆子拿了枝條,劈頭蓋臉的抽一個小丫頭。
那小丫頭才七八歲大,抱著頭嚶嚶哭著,又不敢太大聲。
蔡玉環腳步一頓,再不看一眼,加快了腳步走了。
領路的丫鬟眼底閃過不忿,心道,這位蔡姑娘心腸未免太硬了些。
蔡玉環越走越快,能看見長亭時,放緩了步子,理了理有些凌亂的髮絲,走了過去。
“蔡姐姐,你可算回來了。”羅知真是主人,走過來迎她。
二人走在一起,蔡玉環抿了抿唇,低聲道:“剛剛路過柳林,聽見裡面有女童哭聲,也不知是什麼情況。”
“哦,有這種事?那我叫人去瞧瞧。”
聽羅知真這麼說,蔡玉環不再多言。
這也不過是一個小插曲,之後眾人說說笑笑,坐了一陣子就散了。
老夫人聽了人回稟,滿意的點了點頭。
見了老奴欺負小丫鬟,要是當時出面阻止,身為客人,雖是好心,未免顯得莽撞。畢竟是他人府上,貿貿然撞過去,誰知道有什麼不便讓外人知道的事呢?
要是事不關己,回了亭子當做什麼都沒看見,對才七八歲的女童沒有絲毫憐憫心,又太過涼薄。
蔡玉環這樣做,算不上特別出彩,但也說得過去了。
可以說,羅二郎雖讓老夫人寒了心,到底是親孫子,這門親事,老夫人還是用了心的。
可是,有的人卻不領情。
羅二郎站在花園背陰處,花木遮擋了他的身形。
他身姿筆挺的站著,視線從長亭緩緩收回來,面上一片怨毒。
他是鎮國公府的二公子,雖然兩次與春闈失之交臂,可這個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