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草原的食物裝滿你們的行囊,善良的牧民為你們祈福,祝你們永遠安康。草原的勇士,你將離去,去與魔鬼爭鬥,為了草原的天空,為了將邪惡驅除,你們將踏上遠方。”巴格大叔叔默默地祝福他們。
此時若真更是十分的依依不捨,因為心愛的人要離開自己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與魔鬼較量。
山頂上的五個人的身影已經模糊了,他們含淚轉過身告別草原告別親人踏上征程。
賀蘭山的山路已不再那麼熟悉,因為他們這次去的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太陽已經西斜,落日的餘暉把整個賀蘭山映得紅紅的。五個夥伴互相望了望,毫不猶豫地走下山去,他們已不再歡笑,也不再嘻鬧,因為一付重重的擔子壓在他們肩上,使得他們心裡也沉沉的。
腳下的路並不平坦,枯樹曲藤纏繞身旁,好似在擋住他們的去路。但鷹抽出刀來,斬斷荊棘,義無反顧地奔下山去他們要一刻也不停留地前進,為了大草原。他們彷彿看到了鄉親們痛苦的面容,也看到那濃濃的烏雲正在變成蝙蝠。
天終於黑下來,暗色籠罩了整個森林。漆黑的森林內,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遠處傳來幾聲烏鴉的叫聲,在這夜裡平添了幾份陰森岑寂。山路開始變得崎嶇起來,不時有腳下的石子落入路邊深溝傳出的響聲。看來,得找一處安身之處歇息一夜再走了。遠處的密林中傳出一絲幽暗的亮光,忽明忽暗,有些昏黃。是一處看林人的小屋。他們狂喜地奔上前去推開那破爛的木門,卻沒發現有什麼人。
“也許,看林人回家了。”阿特說道。
幾個人滿屋裡摸索了一遍,終於發現了一根紅燭,鷹用火鐮打著了點上。光亮比原先那即將燃盡的蠟燭亮了一些。
但是鷹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這根蠟燭是誰點的呢?”
眾人一驚,回頭望那支蠟燭,已經燃到了根部了,估算可能點燃了一個多時辰。
“唉,也許是看林人點著後去尋山抓狍子去了。夜裡的狍子最好逮了,我以前也經常上山去捉。”伊布旺說。
阿特把那柄用黑布纏嚴的藍寶石之刀放在桌子上,又從懷裡拿出那張巴格大叔畫的路圖。幾個人圍了上來。
阿特指著圖紙說:“你們看,這兒就是這片樹林,走出賀蘭山我們就走進沙漠了。然後,我們去大佛取光。”
這是一條怎麼樣的路?簡直是一條死亡之路,曲折萬里,跋山涉水,危險重重。這樣重的擔子壓在五個年輕人身上,讓他們有些力不從心。出蒙古進甘肅,到敦煌莫高窟然後折道經千里戈壁進入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然後離開中土去那遙遠的克里木半島。一路上生死未卜,吉凶難定。避開蒙古以西天山的近路而遠走甘肅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巴格知道,阿特他身帶毒誓,應避開蒙古之路,免得第十個前將士後裔出現在毒誓面前。那時天地顛倒,邪惡充斥了整個世界就無法收拾局面了。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去敦煌大佛的眼珠上取光,增強藍寶石之刀的鎮懾力,可以抑制蝙蝠王的法力。
“巴格大叔,我們一定保護好大草原,把毒誓送到克里木。”阿特含著淚望著北方的蒙古草原。
當然,他們不知道,當他們從賀蘭山頂消失進叢林中的時侯,巴格大叔就安祥地去世了。冥冥之中,他念念不忘阿特他們,他囑咐牧民們做好防範,並不要忘了每天為阿特他們祈禱。就這樣,這位百歲的草原老人去世了,他是在等待著一個能徹底解救草原的人而遲遲不肯離世的。他等了六十年,現在這個人出現了,那就是阿特,他善良,充滿著愛心和正義,最重要的是他與神同宗,與佛同緣。只有他才能完成這個重任。自六十多年前,在伊金霍洛,一個奇怪的遠方來客告訴了他那場四百年前的沙漠之戰。並告訴,毒誓的魔力已越來越大,地獄的死神開始呼喚,在等待蝙蝠王招起他們去毀滅世界。也許會有一個勇敢的人去面對它,接受魔鬼的挑戰。
而這個人就是阿特,因為他是一個天生之人。二十多年前,巴格在從伊金霍洛回家的路上在一處草地上發現了赤著身子的小阿特,天那麼冷,他卻沒有凍死,有幾隻兀鷹在叨著它們自己的蛋,把蛋液吮進小阿特的嘴裡。當然,巴格大叔一輩子也沒有把這個秘密說出來。也許,在阿特的旅程中他會得知自己的身世。
蠟燭一點點地燃盡了,小木屋的光亮消失了,一切陷入了黑暗。這時的阿特及夥伴們已甜甜地進入了夢鄉,他們實在太累了,身心疲軟了,而路還那麼長。
在他們走上毀滅毒誓的那一刻,邪惡也慢慢在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