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頁)
然後陳煌對著虎王命令道:“黃虎,你先且帶領那些小妖們,分散到各地,注意打探訊息,一有情況,立刻回報我!”
虎王道了聲是,然後接令而去。
又對著長江龍王敖天商議道:“我殺了蜀山劍派的一個人,雖然不知道輩分,估計也不低了!”
長江龍王敖天拍手哈哈笑道:“牛~在曼德勒寺你放了個大炮竹,現在又殺了一個,對了,怎麼不見你身上的殺人業力呢?”
陳煌微微一笑,說道:“我也是奇怪。按說曼德勒寺的那位被殺沒有業力,我倒可以理解,畢竟那次我們是履行天道公務的,殺了也就白殺了。怎地在蜀山殺了個人,卻沒有業力呢?”
兩人渾然不知,殺人是有業力的,但是你得看殺的是什麼樣的人。比如一個業力深重之人,罪大惡極之輩,你殺戮了他,不僅沒有業力加身,而且天道還會獎勵。
至於說修真之人,多半是有功德在身的,或多或少罷了,但是無論怎麼樣,殺了他們多少也有業力。
但是修真之人如果只是殺死肉身,沒有滅掉魂魄,沒有化作灰灰,那麼其人轉世之時,自然就和加害之人有了因果業力。
可陳煌不知道他在全力催動體內法力,近乎是飽和攻擊的情況下,經過混沌鍾演化的長劍發出,蜀山的那位也是倒黴,不僅肉身被毀,連魂魄也被劍氣攪成灰灰了。
這樣就是說,他死了也就白死了,沒有了參照物,又哪裡來的業力呢?
蜀山掌教之所以惱怒,下達追殺令,也是因為師弟魂魄被灰灰有關係,一般修真之人打殺了對方,極少有將其魂魄灰灰的,畢竟天道有定數的。
兩人又是一陣商議,最後的辦法就是,等待虎王探聽的訊息後再決定,反正陳煌和長江龍王敖天的根據地就是在江城,躲也不是辦法,了不起兵來將擋了。
紫依一邊聽聽聽他們商議,一邊撫摸著可憐的小麋鹿,見得他們兩人說話完畢,開口笑問:“這小鹿打算怎麼辦呢?”
陳煌一怔,卻是難住了他。紫依建議到:“他已經失去了父母,而你反正也是對妖族照顧有加,不如你收了他做徒弟算了。”
陳煌愕然,心裡尋思起來。
作為立教之後的他,收徒弟必須慎重。天道之下,一旦收了徒弟,其徒弟氣運就和師傅及師門教派緊密相連。
若是徒弟作惡多端,敗壞的不僅是他個人氣運,而且連帶著師門也是氣運大損。如果徒弟的業力深重,那麼就得以師門功德來抵消。
非常簡單的例子,洪荒時代,通天教主立下截教,弟子號稱萬仙來朝,其中不乏作惡之人,而通天教主抱著有教無類的態度,大加收斂,結果最後連累的截教氣運大損,導致天道罰之。
封神一戰後,一敗塗地,最後隱居了事。
而相反的闡教元始天尊只收了十二個徒弟,人少,基數小,弟子犯錯作惡的就少了,不會連累到闡教氣運,所以封神戰後,闡教上下都有一個好下場。
聖人老子,只收了玄都**師一個徒弟,整個人教氣運有兩個人享有,自然綿長了。
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師傅教徒弟,總要留一手。其原因就是怕徒弟作惡後,師傅制不住,這樣的話就會連累師門氣運。
所以華夏修真界均是教徒弟時候,需要留那麼一手的,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導致到了現在華夏修真界整體水平是一代不如一代。當然不排除個別修真門派是傾囊相授的。
當然徒弟功德高深,師門也跟著受益,不過人心隔肚皮,誰能知之,所以華夏收徒還是依然保留著師傅留一手的傳統。
紫依不明白其中的訣竅,見陳煌沉吟不已,有點不高興,薄怒道:“難道你對妖族的照顧是虛情假意的嗎?”
陳煌聞言苦笑道:“這個,你卻是有所不知了,我自然有我的道理。”忽然看見小鹿的眼睛微微顫動,心神一動,說道:“也罷了,暫時收他為我靈教記名弟子吧!日後再看情況而定。”
這卻是陳煌學的聖人老子了。
老子西出之時,收了一個記名弟子伊尹,授予他一本劍訣,後來伊尹號長眉真人,建立蜀山劍派,以紫青雙劍鎮壓氣運。
蜀山初立之時,作風正派。蜀山弟子行走修真界,從不倚仗劍法欺人,而是輕財重義,疾惡如仇,並且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所獲功德甚多,聖人老子也是跟著享用。
後來蜀山劍派隨著歲月流逝,慢慢地也變了味,但是蜀山劍派乃是聖人的記名弟子,不是親傳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