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五分鐘又攪拌均勻,再次蒸了五分鐘。
十五分鐘後,餡料雖然是是做好了,但是對外面食客來說,這種甜蜜的折磨直到一刻鐘後才差不多消散。
外面的食客不停的嗅著這種讓人沉醉的甜美奶香的時候,姜錦則是在擀麵皮兒。
奶黃包的個頭不適合太大,最好有一個,而且薄皮大餡兒,在麵皮上和平日賣的包子也不一樣,而且也是封口朝下,表面則是光滑的。
姜錦包出來兩三籠奶黃包,奶黃包的餡兒還留了不少,如果今兒都包出來,明天早上就不好往外賣了,總不能賣剩包子吧,古代又沒有冰箱。
至於剩下的牛奶,姜錦想了想,一方面把大部分做了奶油,有了奶油,就代表著好多好多的用到奶油的點心,剩下一些,她做了牛奶小饅頭。
牛奶小饅頭的做法就容易多了,直接把牛奶倒入盆中,加入糖,面引子,麵粉,揉好面發好了,再揉一遍,然後把麵糰揉成長條形,切成小小的一個,上鍋蒸就成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把麵糰擀的薄一點,在其中捲入豆沙餡兒,做豆沙牛奶饅頭。
因為牛奶小饅頭要發酵後才能蒸,姜錦雖然用了點取巧的法子,但也要晚上才能出來。
所以先出鍋的是奶黃包,姜錦用的是小籠,一籠八個,她本來只是想試試味兒,但是熱騰騰的奶黃包實在是太好吃啦!
柔軟雪白的奶黃包咬下去一口是金黃的餡料,香甜奶香四溢的奶黃餡兒甜度正好,一方面襯托出來牛奶的香,一方面襯托了奶黃餡兒柔軟的口感,自身還不會甜的發膩,而是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味兒。
於是她又吃了一個,然後又夾了一個……
配上一杯烏龍茶,姜錦自己先吃了一籠,然後才想起來給眾人分了分。
相對菜色來說,中國古代的糕點還是挺少的,尤其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更少,而甜味無論是中外都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幾乎和幸福掛鉤,可見是人類普遍追求的味道。
連一直心思重重的陳三嫂都有那麼一小會兒忘掉了她滿腦子的事情,更不用說柳葉和宋大嫂了。
柳葉更是撒著嬌要求姜錦再做點,宋大嫂不好開這個口,倒是雙目炯炯的看著姜錦,裡面全是期待。
姜錦見大家喜歡,笑道,“裡面還有兩籠,不過等下還有做的牛奶小饅頭,那個也挺好吃的。”
柳葉聽到忙進去搶了一籠給姜錦,自己霸佔了另一籠然後給陳三嫂和宋大嫂桐花分了個。
姜錦見她這時候還不忘想著自己,心裡又是感動又是想笑,夾了一個送到柳葉唇邊,笑道,“張口,咬。”
“我不吃了,我這還有一籠呢。”柳葉沒張嘴。
姜錦笑道,“吃吧,我之前剛出鍋的時候就吃了一點兒了,而且還要留著肚子吃牛奶小饅頭呢。”
柳葉聽了她這話方才放下心來,到底沒捨得這已經到了嘴邊的美味,啊嗚一口咬了下去。
姜錦和柳葉分吃完了這籠屜奶黃包,又喝了一盞茶,方看向除了柳葉之外的幾人,就見陳三嫂咬著奶黃包似乎細細品味,若有所思,本來很好的心情又淡了點。
不得不說,陳三嫂這幾日的所作所為讓姜錦的同情心都沒剩下多少了。完全是本來有心做好事結果救了個白眼狼的感覺,姜錦簡直有種好像自己不小心吃了個蒼蠅的錯覺。
只是話已經出口了,反悔也不好,但是姜錦也暗下決心,等到明天就讓陳三嫂自己去經營點什麼生意,不管成敗,這個人,姜錦是不打算留了。
姜錦一時意興闌珊,連剛剛蒸出來的牛奶小饅頭都沒讓她的情緒徹底恢復。
當然,牛奶小饅頭也是很好吃的,淡淡的奶香,淡淡的甜,淡淡的面香,混合在一起是一種特別讓人舒服的淺淡柔軟口感,大概是像童年時候,母親的輕輕叮囑。
加了紅豆餡兒的牛奶豆沙卷兒則是另一種口味,牛奶小饅頭和紅豆餡甜蜜的口感融合在一起,中和了紅豆餡兒的甜膩,而紅豆餡的甜美也打破了牛奶小饅頭的寡淡。
姜錦喜歡牛奶小饅頭,柳葉則是喜歡牛奶豆沙卷兒,姜錦這次沒再給幾個下人分。
一方面是大家已經吃過了晚飯,另一方面姜錦也反思了一下自己。
古代畢竟不是現代,自己對柳葉好,把柳葉當成妹妹看,不代表其他人就適合這麼相處,別的不說,陳三嫂那個人,自己的寬容也是給了她勇氣,讓她理直氣壯的提出過分的要求。
不過沒給這幾人分,姜錦倒是讓小松給孫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