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4/4 頁)
了十年文化運動的老百姓來說還挺新鮮,以前有個外國親戚都可能被批抖,現在咋地連說洋鬼子話的節目都有啦?那不得聽聽去。
就這樣,大多數有收音機的人都守著個節目開播的時間點,快到點了就調出那個頻道來,然後大家就都聽到了收音機裡一陣嘰裡呱啦聽不懂的話,但是聲音聽著還挺好聽的,也很活力很青春。
他們正想著這是請了個女洋鬼子啊,結果那好聽的女音一轉就成了熟悉的普通話,“……聽眾朋友們晚上好,這裡是XX廣播臺為您播出的《Hi!English!》欄目,我是節目的主播姜可可……”
她的英文名字也沒有特意取一個而是直接音譯為‘Coco’,跟她筆名顆顆醬聽起來也挺像的。
然而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一開始大家以為這是個外國人,半點聽不出來是華國人,結果英文飆完講中文,無縫切換,兩種語言都講得這麼熟練嗎?
要知道現在的華國,那會英文的真的屈指可數,不像後世,遇到個老太都會說兩句‘哈嘍!’‘愛老虎油!’。
不過今晚節目一播出,在收音機旁不少小孩子都跟著念兩句‘哈嘍’‘毫矮油?’,而大人們則是不好意思張開口,看著小孩子讀哈哈大笑。
但不管怎麼樣,第一期節目效果是不錯的,大家不僅覺得這個節目新鮮,也挺有趣,對裡面兩個主播也很感興趣。
而三水大學的英語專業學生在收音機裡聽到他們老師的聲音時不知道有多激動,趕緊喊來其他同學聽聽,這是不是他們的老師,還有點兒不敢置信,那種感覺就像是身邊突然出了個大明星一樣。
這個時候的華國,還是收音機時代,而首都的廣播電臺,更是有名氣,沒想到他們的老師也能在裡面當播音員,這可是他們三水大學的老師。
於是等到姜可可第二天到學校上課的時候,課堂結束就有同學忍不住問她是不是昨天的英語欄目是不是她主持的。
姜可可也沒瞞著,笑眯眯地承認。
底下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