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媽媽,我看這會兒客人也不多,索性今兒早些歇業。勞煩您把樓裡的姑娘們都教出來,讓大夥兒集中在大廳裡一起開個會吧。”
徐媽媽點頭,立馬起身出去,招呼夥計伺候完最後幾位客人便關門歇業。然後讓使喚的丫鬟去通知大夥兒馬上下樓來到大廳集中。
差不多快半個時辰後,怡紅樓歇業了,樓裡的姑娘們也都陸陸續續集中在大廳裡,卻不見兩位主人出現,便三三兩兩圍坐一堆磕著瓜子閒聊。
寧桐正埋頭寫下最後一筆,匆匆放下筆便跟著徐媽媽出了廂房,只聽徐媽媽疑惑地問道:“看你埋頭寫了滿滿一頁紙,到底寫的是什麼?”
寧桐對她眨眨眼,笑嘻嘻地說道:“就是一些新奇的想法啊,還有到時候需要跟大家說的一些事情。”
兩人下了樓,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齊刷刷投到她們身上,紛紛停下正磕著的瓜子和話語。寧桐走到大夥兒跟前,對大家親和一笑,清清嗓子,從容地說道:“近段時間,為了咱們怡紅樓能恢復到往昔的模樣,我曉得大夥兒都盡了不少心。我還曉得,當初怡紅樓為難之際,你們許多人還念著昔日的交情,依然願意繼續留下來,不虧徐媽媽沒有白為你們操過心。”
大夥兒聽著寧桐感謝的話語,心裡頗有欣慰之感,只聽人群裡有人說道:“我們在怡紅樓這麼多年了,徐媽媽從未逼迫我們做不願意做的事,而是給大家同等的機會栽培才藝,我們如今的地位也全憑自己造化。便是念著這份恩情,我們也做不出落井下石的事出來。”
徐媽媽聽了心裡一暖,不覺動情地說了兩句話:“風塵裡討生活本就不易,我瞭解你們的為難之處,又都是女人,豈會刻意再去為難你們?大家的好意著實令我感動,我相信在池老闆手下做事,你們不但會賺得更多體己銀子,她也絕對不會為難你們。”
寧桐並未看輕她們,反而很是同情她們許多人,但同情歸同情,她也尊重她們的勞動成果,因為當中的很多姑娘是憑藉才藝上位而非肉身。
寧桐再次開口說道:“今兒我把大夥兒集中在大廳裡是有事想同大夥兒商量的,也希望能透過我們的配合與努力,讓大家都能賺到銀子。”
她頓了頓,索性將手中的紙張放在一旁,因為許多想法都已經刻在腦海裡了,因而也並不需要再看。
“咱們樓裡的姑娘大多數還是靠賣藝,賣藝無非也是彈彈琴唱唱歌跳跳舞,任何樓裡的姑娘自然也會這些。若說容顏才藝和心思,但凡屬於上等級別的都是出眾的,自是不相上下。因而便需要在才藝上下功夫,也就是我方才說的彈琴唱歌跳舞。我也曉得,你們也新編排了許多新的歌舞小曲,但你們想到這些,其他樓裡的姑娘自然也能想得到這些,總歸是不夠出新。”
怡紅樓裡的花魁梅若仙若有所思地說道:“池姑娘,你說的沒錯,只是到底該如何足夠出新,還請賜教。”
寧桐微微一笑,謙虛道:“賜教嚴重了,我就是和大夥兒商量這事來的。我的才藝遠遠落在你們諸位之後,因而我只說出個大概來,其中的門道還得需要你們諸位多摸索才是。”
“先說小曲吧,在我的家鄉有些小曲跟別處的不同,旋律音律都會輕快一些,我試著哼唱出來。相信在座的諸位都是才思敏捷的人,亦是能聽歌譜曲。這是其一,其二是關於歌舞的。雖說姑娘們舞姿妙曼,可不外乎都是大同小異,為何不在歌舞之中加入一些情節呢?既可以讓人觀賞妙曼的舞姿,還能看一場故事。我想,就我們怡紅樓有的其他樓裡沒有的,我們開出一個合適的價格也是理所當然的,這便是我們的取勝之處。”
徐媽媽在一旁聽得連連點頭,心下越發佩服起這小妮子了,想不通她小小年紀,為人行事卻遠在她的年紀之上。當下忍不住鼓掌叫好:“果然是個極好的主意,這就好比是把戲本子上的故事演出來了。”
姑娘們一聽一陣興奮,然而人群裡又傳來了一道疑惑的聲音:“可是若是如此,我們不就是伶人了嗎?那客人為何不去梨園看戲,來咱們這裡呢?”
寧桐點頭,笑說道:“這個問題很好。我們自然是不同於伶人的,人家畢竟有實打實的的功夫在,就怕我們仿效不好反倒惹笑話。我說咱們的舞曲加入故事情節在我的家鄉是叫做歌舞劇,是有幾分像梨園戲,但又有區別。礙於我能力有限,怕是無法跟你們道清楚,日後在排練的過程中大夥兒自會慢慢領會到。”
擇日不如撞日,當下寧桐便在眾人面前哼唱了一曲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實》和《泉水叮咚響》。因為這些姑娘是初次聽到這樣曲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