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油水(第1/1 頁)
出油了!
隨著李老師一聲大喝!
除了被迫留在生產線上熊孩子們!
在場的“所有人”(李老師和魏大高手)都紛紛湧到那個被豎直放置的兩米多高的“冷凝回收器”跟前
這款“冷凝回收器”同樣是李老師“節儉精神”的完美體現:
它的外部是由“一毫米鋼板”卷制焊接而成的“一米直徑筒狀外殼”,它的內裡是由被切割小段的“廢舊冷凝鋼管兒”排成一圈組成的三個“冷卻水排”
當然!
這只是“基本操作”!
還遠遠不能稱得上“節儉”兩字!
事實上,最能體現李老師“節儉精神”的還是“冷凝回收器”的“給水系統”:一根橫跨在水壩上的被接成“u”型的長長的“廢舊冷凝鋼管兒”就是它的全部
嗯!
沒有水泵,沒有電機!
它利用的是“液體平面的壓強原理”!
這也是李老師將“冷凝回收器"設計的“如此矮小”的根本原因:
只要水庫的水位始終高於兩米!
這根“u型鋼管兒”就能夠“無需任何動力”將水庫中的水抽吸上來並源源不斷的淋在“冷凝回收器”上!
由於“冷凝回收器”中的“冷凝水排”共有三個!
它們之間又由數根“焊有蝸輪的螺旋細鋼管兒”緊密相連!
一旦有水流“從上往下當頭澆過”,這三個“冷卻水排”就會在水流的衝擊下相應的“逐漸高速旋轉”!
如此一來!
那些被分餾出來的“不同沸點的油水混和氣”,也會因為“沸點的不同”在三個“冷卻水排”中先後凝結下來
首先被凝結的:
自然是沸點最高的“混合柴油”!
而此時,“輕質煤油”和“水蒸汽”還處於氣體狀態!
於是!
在“高速旋轉的冷卻水排”作用下!
由於氣體和液體所受的“離心力的不同”,“冷卻水排”中的“混合柴油”就會分離出來,流進主軸上的“混合柴油專用管道”
以此類推:
隨著溫度的進一步降低!
第二級“冷卻水排”收集的就是“沸點稍低一些的輕質煤油”;
第三級“冷卻水排”收集的就只剩下“沸點只有100度的水蒸汽”了!
“唉,你慢一點兒”
“唉,你都撒地上了,幹嘛這麼粗心”
“唉,算啦算啦,你滾一邊兒去,還是我自個來吧”
熊孩子們“悲哀的目光”中,“冷凝回收器”的後面時不時就傳出,李老師對“魏大高手”的不滿訓斥!
其實!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為了彰顯自己“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李老師將“冷凝回收器”做的極為矮小!
而位於“冷凝回收器”下方的三個“油水收集箱”,更是需要“魏大高手”趴伏在地上才能將油桶扶住
如此苛刻的勞動條件!
就算李老師親自上陣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果然!
僅僅一分鐘之後!
“冷凝回收器”後就傳來李老師悻悻的聲音:“唉,算啦算啦,明天在這裡挖個坑吧!”
:()抗戰之工業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