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年的春節(第2/3 頁)
而,今年春晚最大亮點,依然還是趙本山與宋丹丹的‘絕活”《說事兒》。小品緊貼生活現實,但又加以放大、誇張,語言幽默,動作滑稽包袱不斷,令人捧腹,
對2006年春節聯歡晚會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磅礴,博大精深,波瀾壯闊,韻味雅緻”。這場晚會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族風味和民族風俗,是一場具有時代特徵,古今融合,傳統與現實相結合的傑出演出,最深的感觸就是動人,感人,激動,生動,振奮人心,引人入勝,是一場很好的大匯演,它讓我們中國人真正的高興了一把,
我喜歡今年的春晚,因為它的舞美很成功,所有景色相互融合使人身臨其境:因為它不再居高臨下,更加註重了生活細節與社會真實,更因為它給予了農村人與城裡人相應的理解.
除夕夜央視終於端出烹飪已久的年夜飯,雖然說不上滿漢全席盡是珍饈佳餚,卻也有豐盛美味,菜餚頗具個性。央視春晚打造的不單是狗年旺的氣氛,也彰顯出自己正在探索如何更接近大眾口味的個性。一是親民性:《夢想中國》的吳文珊來了,《星光大道》的阿寶來了,說著蒙古語的“吉祥三寶”來了,還有一群社群老大媽也牽著皮影戲來了,你千萬不要以為這又是一場“海選”,其實他們都是到春晚來走自己的“平民路線”來的,二是地方性:本次節目中南方小品《招聘》、《耙耳朵》上春晚可是開了央視的先河,雖然他們的普通話聽起來有點彆扭,不過觀眾在他們上場的時候給足了掌聲。
春晚小品上不少名言警句閃爍其間,譬如“你們是豺狼配虎豹,男才配女貌”、“高檔社群就是讓人高高興興地上當”等等。大夥兒彷彿在一笑之中泯了恩仇,來年該幹嘛還是幹嘛…..
正月初一,春節又一個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了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們牽著大人的手,購買玩具。
放寒假,過春節。沒有什麼能比鞭炮更具象徵性了,每逢過年過節,第一個想法便是放鞭炮,看到街上花花綠綠的鞭炮,就一陣心癢------
我們像往常一樣到外婆家過節,沒有收入外公外婆都‘慷慨解囊’,購置了一大堆鞭炮放在屋角。我們小孩見了,總不忘翻翻看看,摸上幾下,一會兒這好,一會兒那好,議論紛紛,離過年還有一些天的時候,各自的鞭炮分配便列出了賬單。
可我們還能忍的住誘惑,不至於大叫大嚷,我們極力在大人面前作出急不可待的樣子,好讓他們心動,帶我們飆一回。可這些大人們就像故意逗我們玩似的,視而不見,但也沒人敢當面提出,那樣就免不了一頓數落。於是我們鐵了心,專揀那些小玩意,不易察覺的小盒炮,藏在衣袋裡,跑遠遠的去偷放。我們都珍惜著呢!誰都把10幾根擦炮藏在最隱蔽的布袋裡,互相不停得說:“先放你的,你的多。”“我已經沒有了,不信你搜身。”“說話算話,搜出來給我。”“那可不行。”“那就放你的。”“猜拳誰輸放誰的”每一根炮都免不了這樣嘰嘰喳喳的爭論,爭得煩了,也就各自拿各自的,自己到一邊放去了。從布袋裡小心翼翼的摸出一根,再往地上瞅半天,生怕不小心帶出來掉在地上,確認沒有以後,便拿出擦盒。猛擦幾下,擦跑一頭刺出了火焰,一甩手,扔的遠遠的,然後捂住耳朵,目不轉睛的頂著那一股冒炮,只待啪的一聲,便高興的直跳。過了一會兒,在地上炸膩了,便想找一處池塘,想在水裡見識見識炮的威力,池塘沒找著但找著了一處小水坑。“這是我找到的,你們別搶”“不是你,是我”這時又免不了一番講理,接著,不知誰喊了一聲‘‘點火了。”人便都往後退,待說話人點上火,扔進去,索性連耳朵都不捂了,啪一聲,水濺得老高,竟濺到了衣服上,但這並沒有喪了我們放鞭炮的興致。可這在水裡放炮不像在陸地上放那樣容易,這是需要經驗的。我曾仔細看那有經驗的放炮,只見他擦燃後,並不直接就扔,而要燃燒半秒再扔進水裡,這樣便會屢扔屢炸。不然便會在水中熄滅,那樣就會大大的浪費鞭炮,這可不是我們願意的。
這樣遊戲過幾天后,便到了大年初一。到那時,我們的興致就更高了,因為一些新奇玩意兒就要出場了。千家萬戶都會出來放炮,那陣勢,簡直跟戰場沒有兩樣。我們穿梭在中間仔細尋找沒有炸的鞭炮剩餘,那是非常幸運才能找得到的,但我們並沒有放棄那些渺小的希望。
待到大年初二,鞭炮聲忽的全停了,那麼整齊,那麼不約而同。偶爾有一兩聲零碎地響,又更加讓人感到寂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