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殉道盡忠,生死置之度外!(第2/3 頁)
——金國!
不過,面對文天祥的出現,一旁的秦檜卻是眉頭緊鎖。
這小小的南宋,怎會有這麼多忠良之士?
每多一個忠義之輩,就意味著秦檜多了一位強勁對手!
先前榮登忠義榜的辛棄疾,便投入了他眼中釘岳飛門下效力!
這文天祥,難道也會走上辛棄疾的道路嗎?
就在此刻,金榜畫面開始流轉變幻,展現出一片烽火連天、沙塵蔽日的戰場畫卷!
南宋疆域已被戰火席捲,然而來犯之敵,並非大金,而是剽悍的蒙古鐵騎!
蒙古鐵騎破宋軍防線,侵佔四川,進而突破長江天險,直逼鄂州,南宋朝野為之震動!
宦官董宋臣提議遷都寧波,以便隨時乘船逃亡海外避禍。
正當此時,一位一身浩然正氣的青年官員站了出來,堅定地說道:“凡倡言遷都者,皆可殺!”
此人,便是南宋末代狀元,文天祥!
文天祥力排眾議,堅毅地說:“身為華夏之主宰,自當守護華夏之地!”
“身為黎民百姓的父母官,便應當扞衛黎民百姓!”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蒙古大汗蒙哥竟在釣魚城下喪命沙場!
忽必烈為了北上與胞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遂與南宋宰相賈似道簽訂和約。
南宋自此向蒙古俯首稱臣並繳納歲貢。
隨後,忽必烈撤軍離去,南宋暫時恢復了平靜。
文天祥也隨之被外派至地方任職……
當忽必烈終於擊潰阿里不哥,穩固地登上那修羅大帝之位後,旋即揮師二十萬鐵血魔軍,浩蕩南征,欲一舉蕩平修煉了深厚靈力的南宋王朝!
南宋境內,一位僅有四載稚齡的幼主登基,由謝太后代為執掌朝政。為守護南宋這片殘留的仙緣之地,謝太后振臂一呼,號召天下修士共赴勤王之戰。
文天祥接到勤王令牌,不惜散盡家財,糾集起三萬精銳修士組成的勤王義軍,急匆匆趕往臨安支援。然而,這些倉促集結的修士隊伍又怎能抵擋得住蒙古鐵騎那般銳不可當的神兵之陣?
不出所料,文天祥的義軍不久便敗下陣來,臨安城亦隨之搖搖欲墜。朝中文武百官,紛紛卸下官職,慌忙逃離。其中,文臣僅餘六人堅守崗位,文天祥正是其中之一。
眼見局勢頹敗,謝太后無奈之下,任命文天祥為右護法,令其前往魔族大軍之中議降。然而,文天祥心中並無屈膝外族之意,面對元帥伯顏的威逼利誘,他憤然駁斥,誓言必將浴血奮戰至最後一刻!
伯顏盛怒之下,扣留了文天祥。然而,文天祥寧死不屈,以絕食抗議。即便南宋朝廷淪陷,謝太后與幼主皆落入魔族之手,文天祥依然矢志不渝。
在這緊要關頭,他尋得一絲生機,於途中機智脫逃出蒙古軍隊的重重封鎖。文天祥並未背棄諾言,繼續召集義軍,與蒙古勢力展開殊死抵抗。他在江西重創魔族兵馬,然而終究因寡不敵眾,由勝轉敗。就連他的親眷,也悉數淪為魔族囚徒。
然而,文天祥並未退縮,仍在奮勇殺敵。最終,他在潮州一役中敗北被捕,被押解至元朝京城大都。途徑零丁洋時,文天祥揮毫潑墨,留下了那篇永載史冊的《過零丁洋》,詩中字字句句都烙印著堅貞不渝的忠誠與英勇:
“艱辛歷練起於大道初開,四境烽火稀落似星辰。”
“江山支離風雨飄搖,我身如同落葉隨波逐流。”
“惶恐灘前空懷憂懼,零丁洋裡獨自哀嘆。”
“自古英雄難免一死,唯願赤誠之心照耀史冊!”
……
那些詩句中,赫然鐫刻著兩字——忠義!
對此,忽必烈對文天祥身上流淌著的浩然正氣和忠肝義膽深感敬佩,意欲將其收歸麾下,以為己用。他想,倘若能讓文天祥這樣的忠良之士歸順,南宋其餘之人還會不為之所動嗎?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忽必烈派出昔日南宋宰相、現任元朝禮部尚書的留夢炎,以及已經投降的南宋幼主,共同以權柄與富貴誘惑文天祥投降。
然而,文天祥秉持錚錚鐵骨,始終未被打動,一心求死,誓不降敵!
目睹文天祥連連拒絕蒙古人的招降,神州各大皇朝之主也不禁面露讚歎之色:“連南宋幼主都投降了,而這文天祥竟然如此剛毅有骨氣!”
他們的國家已然滅亡,連自家君主都已經淪為敵人勸降的工具,卻仍無法撼動文天祥的決心!此人寧願以身殉國,也堅決不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