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馬夾漏了(第1/2 頁)
說到這,朱元璋直接踢了朱標一腳說道:“小師父說了這麼多,你有沒有記下來啊?”
“啊,我都記在腦子裡的,沒什麼問題!”朱標回道。
“拿筆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朱標應了聲是,趕忙找來紙筆,將之前宗彌的話一一記下。
朱元璋看著朱標認真記錄的樣子,眼中閃過一絲滿意。
“對了,小師父,不說這些官員的事,還是說說親王吧,以後親王都怎麼安排啊。
如果不就藩就讓他們在京城裡養著啊?”朱元璋眉頭微皺,似乎在考慮這個問題。
宗彌微微一笑,雙手合十道:“老朱,親王乃皇室之根本,宜以安穩為先。
若留他們在京城,難免會引起朝廷內外權力之爭,不利於國家安定。
然而,若讓他們就藩,又需防止其勢力過大,威脅中央。
依我之見,不妨讓親王們在封地建立府邸,但不可擅自招募兵馬,更不可干預地方政務。
如此,既能保證皇室安穩,又能避免權力之爭。
陛下也是人,也需要享受天倫之樂,每年可以設定探親假,讓親王們從封地裡回來儘儘孝道。
再者,可設立宗人府,專門管理親王事務,監督親王行為,以確保其忠誠於皇室。
如此,既能保證皇室血脈的延續,又可避免權力過於集中。
此外,親王們的子孫,若有賢能者,可提拔為朝廷官員,為國家效力。
如此,既可激勵親王們培養子孫,亦可為朝廷選拔賢才。
再加上之前定下在親王俸祿讓他們的生活也有所保證,可防止其因生活困苦而心生不滿。
如此種種,方能確保親王制度在皇室安穩與國家安定之間取得平衡。”
朱元璋聽後,雙眼放光,不住地點頭。
他走到朱標身邊,看著朱標記錄的筆記,滿意地說道:“小師父所言極是,標兒,你要牢記這些。”
朱標恭敬地應是,心中卻對宗彌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知道,這次與宗彌的交談,將會深深影響他和他的父親朱元璋,以及整個大明朝的未來。
馬皇后看著如學生一般點頭的兩父子,心中滿是欣慰。
她知道,大明朝如果有了宗彌這樣的智者輔佐,必定能夠繁榮昌盛。
而她的兒子朱標,也將會在宗彌的指引下,成為一個更加英明的君主。
她輕輕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小聲地說道:“陛下,有小師父在,大明定能長治久安。”
朱元璋轉頭看向馬皇后,點了點頭,小聲回覆道:“可是看小師父這個樣子,對於咱這個皇帝很不看好啊。
而且對官場也一點興趣都沒有,似乎更傾心於逍遙於世。”
馬皇后微笑道:“陛下過慮了。小師父雖無心於朝堂,但其智慧卻可助力我兒。
他既然能洞悉官場弊端,定能為大明指引一條明路。
再者,小師父既已入京,便是天意所在,我們何不順應天意,讓小師父輔佐標兒,共同開創大明盛世?”
朱元璋聽後,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妹子你說的對。既然小師父已入京,咱便不能再讓他輕易離開。
咱要設法留住他,讓他為咱的大明江山出力,妹子,你給咱出出主意,看看怎麼能留下他。”
“看小師父指點江山這個樣,我估計你們兩個的身份他早就心裡有數了。
不然怎麼可能會跟你們隨便說這朝堂之事。”馬皇后直接點明道
朱元璋聽後,雙眼一亮,笑道:“妹子,還是你聰明。這麼說來,小師父早已洞悉咱的身份了?”
馬皇后微笑道:“那是自然。小師父智慧過人,豈能看不出我們的身份?
只是他不說破而已,想必是有所顧慮。”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咱便開門見山,點明身份,向他表明咱的誠意,請他出山相助。”
馬皇后搖了搖頭道:“你們現在跟小師父相處自在不?可能他也不想因為身份而有所保留。
小師父本就淡薄於世,若是以誠相待,他自然會傾心相助。
若是以身份壓人,反而可能引起他的反感。
陛下何不繼續保持現在的身份,與小師父以朋友相待,讓他在不知不覺中為皇室、為國家出謀劃策?
如此,既不會讓他感到壓力,也能讓他更加真心地為皇室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