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教育之重(第1/1 頁)
宗彌放下酒杯,目光似乎穿透了周圍的喧囂,落在了遙遠的過去與未來之間。
他輕嘆一聲,聲音中帶著幾分沉重與無奈:“你們瞧瞧,那些街頭巷尾的孩子,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卻又被現實的枷鎖束縛。
學堂裡,先生搖頭晃腦地念著古籍,孩子們卻如同聽天書一般,眼神迷茫。
有幾個能真正領會其中的深意呢?他們只是在為家族的期望、為那一紙功名而學,又有幾個是真心熱愛學問的呢?”
馬皇后靜靜地坐在一旁,她的目光跟隨著宗彌的話語,彷彿也穿越了時空的阻隔,看到了那個遙遠的學堂。
她的眼眸中充滿了深深的憂慮,彷彿能觸控到那些孩子們心中的掙扎與迷茫。
她微微垂下眼簾,彷彿看到了學堂的木質窗欞在陽光的映照下斑駁陸離,又彷彿聽到了窗外孩子們無憂無慮的歡笑聲。
那些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又像是近在咫尺,帶著純真的快樂和無憂無慮的輕鬆。
然而,當她再次抬頭時,眼前的一切又變得模糊起來。
她彷彿看到了那些孩子們揹負著家族的期望,為了一紙功名而埋頭苦讀的身影。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無奈,眼中卻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盼。
馬皇后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滋味,她輕嘆一聲,似乎想說什麼,卻又最終沉默了下來。
朱元璋坐在主位,他的眼神堅定而銳利,彷彿能洞察一切。
他望著馬皇后和宗彌,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沒有條件學,那是沒辦法,但如今朝廷重視教育,學堂遍佈各地,孩子們有了學習的機會,若還是不願意珍惜,那便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
他頓了頓,似乎想到了什麼,繼續說道:“這種孩子,即使培養出來,也難以擔當大任。
他們缺乏對學問的熱愛,只是為了家族的期望和那一紙功名而學,這樣的人,如何能承擔起國家的未來?”
朱元璋的話音剛落,整個院子的氣氛都變得凝重起來。
朱標和馬皇后都默然不語,他們知道朱元璋的話雖然直接,但卻一針見血,直指問題的核心。
宗彌輕捻著酒杯,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歷史的塵埃,落在了一個更深遠的地方。
他微笑著,緩緩開口,聲音如同春風拂過湖面,泛起層層漣漪:“教育的本質,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點燃孩子們內心的火焰,讓他們自發地去探索、去學習。
真正的教育,應該教會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創新,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
你們可以問問雄英,他跟我學習的時候,我給他講過多少四書五經?”
宗彌的話音剛落,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角落的朱雄英。
他年紀尚幼,但眼中卻閃爍著與眾不同的光芒。宗彌微笑著,輕輕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示意他站起來。
朱雄英站起身,臉上帶著幾分羞澀,但更多的是堅定。
他望向眾人,聲音雖稚嫩卻清晰:“先生教我時,確實很少提及四書五經。
他更多的是帶我走進自然,觀察風雨、蟲鳥,教導我如何從現象中尋找規律。
他還鼓勵我自己提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每當我有新的發現,先生都會為我鼓掌,那種成就感,比背誦任何古籍都要強烈。”
宗彌點了點頭說道:“像雄英這個年紀,你讓他們背書能背得下去嗎?
就算背進去,能理解嗎?他們這個年紀最大的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這才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