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文武相爭(第1/2 頁)
第90章文武相爭
永和元年的十二月末,年關將至。
整個福建都洋溢在迎接新年的喜慶當中,新政稅法雖只實行不過一月,卻已然極大改變了原本福建百姓的生活。
最直觀的體現便是以往的官差老爺們終於不再頻繁的下鄉徵稅了,其它的還有諸如來年的地租稅糧、各種苛捐雜稅,甚至勞役攤派也都沒了。
僅按目前新政的執行力度,縱使是那些貧瘠山地的百姓,來年至少也能混個溫飽了。不至於再像往年清廷治理下,幾乎年年閩地都要爆發饑荒,甚至因為糧食不夠吃導致的械鬥事件也是時有發生。
對了,除卻攤丁入畝,朱怡炅對於地主們個人收租也做了限制,雖然朱怡炅暫時並不打算完全破壞原有的統治階級,但也萬萬不可讓這些人毫無底限的盤剝百姓,將新政的壓力盡數轉嫁給百姓。
事實上,歷史上雍正的攤丁入畝看似很厲害,實則也就是增加了中央和官府的財政收入,這些壓力依舊還是在百姓的身上。
可雍正能這麼幹,朱怡炅卻不行,不光是心理層面上做不到。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根基終究還是在軍隊,軍隊的根基則自百姓中來。
那種吸納降兵擴大軍隊到底只是權宜之計,實際上,明軍現在已然開始建立自己的募兵和軍隊系統,對於降兵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則全部充當官用勞役。
那些先前福州之戰招降的八旗俘虜,現在就在替大明軍器局日夜挖礦鍊鐵呢。
不僅是軍隊,對於降官也是如此,除去最初那幾個,後面投降的除非官職特別大,否則都是能用就用,不能用或者對中央政令陽奉陰違、偷奸耍滑的則全部撤職。
至於撤職了,官員從哪裡來,那還不簡單,這些地方州府最不缺的就是身懷功名,又沒官身的年輕士子了。
反正大家都是科舉考出來的,誰也不比誰差。
總之,經過一通新政改革,大明既沒有完全讓地主階級傷筋動骨,也極大減緩了底層百姓的生存壓力,給了他們活路還有期望。
對此,福建百姓以及那些同樣得到好處的中小地主,盡皆高呼監國萬歲,這日子是越發有著盼頭了。
那些真正受損害的縉紳雖然心有不滿,卻也沒有鬧事,畢竟朱怡炅拆了他們一扇門,卻也同樣給他們開了一扇窗。
自晚明開始,福建海商及海盜勢力便不斷發展壯大,直至成為東南亞第一。
沒辦法,誰讓福建的地太爛了,不走海路賺不著錢,直到乾隆中期閉關鎖國,福建海商勢力才遭到毀滅性打擊。
現在,這些縉紳全都是一邊祈禱著大明這艘賊船千萬別沉,一邊又翹首期盼著年關快過,他們還趕著來年大明開海,然後出海賺大錢呢。
這時的監國行宮,御書房。
與外面的喜慶熱鬧不同,裡頭卻是已然為浙江戰事吵翻了天。
明軍目前是已經組建了一整套的驛站資訊傳遞模式,其中的戰馬全部來自於之前俘虜的騎兵,再選拔騎術好的作為騎手。
只短短几日時間,楊恭這邊的動向戰報就被快馬加鞭傳回了福建。
王禮言辭激烈:“啟稟監國,楊將軍此番繞開溫州而北上深入之舉,著實太過不妥,哪怕其為北上大軍之主將,卻也不可叫其胡來啊!”
聽到這話,一旁的樞密使朱承訓連忙開口,與其爭鋒相對道:“王大人此言差矣,戰場局勢本就瞬息萬變,我等只是身居後方,又豈可只從表面戰報,就妄加揣度?”
王禮卻是冷笑道:“依朱大人的意思,只一句戰場瞬息萬變,便可不聽號令了嗎?”
朱承訓臉色驟變:“監國明鑑,微臣絕非此意!”
“那是何意?”王禮窮追不捨。
朱承訓一臉陰沉:“那依王大人之見該當如何?”
“自是即刻擬旨,下令楊將軍回師,同時調集大軍北上,穩紮穩打方為上策……”
“可如此往返,若是貽誤了戰機,豈非是壞了監國大計?”
“那朱大人又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唯遵監國令而已……”
兩個大明中樞大員,就這般毫無形象的當著其他大臣的面,於朱怡炅這位監國的御書房中爭吵起來,甚至還隱隱有要演變成罵戰的趨勢。
對此,穩坐御案前的朱怡炅卻是看得十分明白。
表面上,這波是王禮和朱承訓兩人為了浙江戰事在爭吵,實則,卻是王禮為首的內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