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章(第4/4 頁)
著中山裝,騎著破腳踏車,一臉的老實憨厚,而且是先進個人和勞動模範,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已經陸續用這個方式偷竊了十幾件文物,獲利達三十萬元人民幣。
聽到這個數字,初挽不免有些感慨。
那些文物的價值隨便一件便是高達上千萬了,結果,這位副主任竟然只獲利了三十萬人民幣。
儘管這個數字在這個年代的大陸已經是天價了。
而這個時候,初挽也開始打聽著釉裡紅的機會。
之前她和刀鶴兮提起讓他等一等,就是想著有這個機會。
也就是差不多這個年代吧,北京太平街一帶要動工建房子了。
這一塊就是明朝那會兒的“西什庫”所在,而所謂的“西什庫”就是明朝庫房所在,瓷器庫和火藥庫都在這裡。
據說明朝初年,火藥爆炸,此處被夷為平地,大批的瓷器碎片被埋入其中。
到了太平街動土,挖掘機一下去,挖掘出大堆的明代碎瓷片。
在後來,玩瓷片已經成為一個流派,和“國寶幫”這種玩整器的不同,玩瓷片是專門蒐集名瓷的碎瓷。
玩瓷片的,就喜歡殘,透過這殘,看清裡面的胎,看清斷裂的釉,玩到最後,甚至有碎瓷包銀的玩法。
不過這個年代,一般人哪懂這個,正經好瓷器普通人都不當回事,更不要說碎瓷片,最開始那些民工全都扔掉了當垃圾來清理。
也是後來,有行家醒悟過來,雖然是碎瓷片,但那也有很高的價值。
他們開始跟在民工後面撿碎瓷片,於是大家都醒悟過來,民工也開始收瓷器,收了賣錢。
有些好瓷器的碎片,那時候價格上來了,都不叫碎瓷片了,就叫“刀勒”。
成麻袋的上等碎瓷片被賣到了海外,以至於再過十幾年,國外拍賣場上曾經出現了驚人的一幕,二百片碎瓷片,竟然拍賣了兩百萬。
這自然也是一個漏,雖然是一個有些特殊的漏。
初挽既然要做高仿瓷,要想做出最地道的明朝釉裡紅,沒有什麼比明朝摔碎的瓷片更好的師傅了。
她要在大部隊人馬還沒醒悟過來,碎瓷片無人問津的時候,瘋狂地蒐羅一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