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我不是藥神(第1/2 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聽到這樣一句既簡單又深刻的話語:“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了病魔的猙獰恐怖以及金錢的無比重要性。
儘管在現代社會,我們大力倡導人人平等,強調生命不應有貴賤之分。
然而,當無情的疾病來襲,金錢往往就成為了我們堅實的依靠,有時候甚至直接決定著生死的走向。
對於平民百姓和貧困人群來說,在那高昂得令人望而卻步的醫藥費面前,他們常常只能滿心無奈,眼睜睜地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我不是藥神》這部令人震撼的影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在白血病人呂受益的引領下,勇敢地踏上了售賣可有效對抗慢粒白血病的仿製特效藥之路。
因其價格親民,他拯救了無數生命,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藥神”。然而,他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其間經歷了諸多波折。
起初,他因利益糾葛和對牢獄之災的恐懼而選擇停止。
但後來,當他親眼目睹病人的痛苦與離世,內心的良知被喚醒,他毅然決然地重新走上了這條充滿挑戰的售賣之路,最終卻被法律制裁。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演好程勇這個人物,蕭喆這個月可勁的放縱自己,不看體重拼命地吃,那臉都變得圓了。
再加上特意留的那鬍鬚,簡直是不修邊幅,哪還有半點帥哥的模樣,活脫脫就是一個失意的三十多歲糙漢子。
為了保持神秘,他這段時間一直都戴著帽子和口罩,就連電影《我不是藥神》的開機儀式,都處理得極為低調。除了片場的全體工作人員,沒有邀請任何媒體記者。
《我不是藥神》,這可是一部具有強烈批判現實主義色彩的影片。
這部勇敢無畏、敢於創新的電影,標誌著我國現實主義批判題材影片的蓬勃興起!
早在去年,蕭喆一拿到這個版本,就滿心歡喜地想要將其拍攝出來。但當時,盛天文化迫切需要商業片的高票房來推動自身的發展,無奈之下,只能將這個計劃暫時擱置。
如今,盛天文化成功上市,終於有了足夠的底氣和實力去拍攝一些富有意義的電影。
所以,蕭喆這次可是下足了功夫,找來的演員,無一不是演技精湛的實力派。
這部電影從一群普普通通的市井人物入手,巧妙地從家庭層面逐漸上升到社會層面,向整個社會丟擲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當法律與道德發生衝突時,我們到底是應該追逐利益,還是應該拯救生命?
程勇(由蕭喆飾演)原本經營著一家印度神藥店,日子過得平淡無奇。然而,生活的壓力卻如同一座座大山向他壓來。
房東不停地催著房租,父親病重急需籌備高額的手術費,前妻移民還一心想要奪走兒子的撫養權。
就在他感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天,鄰居給他介紹了一位白血病重病患者呂受益(王傳軍飾)。
呂受益苦苦哀求程勇幫忙走私印度合法生產的低價列寧,希望能為自己,也為眾多病友尋得一線生機。
呂受益(王傳軍飾)的出現,彷彿是程勇生命中的一道曙光,卻也帶來了更多的煩惱。
就在這時,程勇的父親突發血管瘤,情況危急,必須馬上進行手術。面對這接踵而來的各種壓力,程勇咬咬牙,決定孤注一擲,前往印度購買便宜藥。
他向藥廠廠長苦苦哀求,希望能夠以批發價購買藥物。然而,藥廠廠長卻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程勇必須在一個月內賣掉拿到的藥,才能順利拿下代理權。
程勇(蕭喆飾)懷著忐忑與希望,遠赴印度。剛開始的時候,事情的進展遠不如他想象中的順利。程勇和呂受益不辭辛勞地奔波於各個醫院,賣力地推銷藥物,卻始終一無所獲。
就在他們幾乎要絕望的時候,呂受益想到了病友群的群主劉思慧(楊蜜飾)。劉思慧在病友群中頗有影響力,或許她能夠幫忙將藥物推銷給各醫院的病患。
於是,在劉思慧的幫助下,低價藥終於在病患內部低調地銷售起來。
劉思慧這個角色,在蕭喆最初的設想中,應該由一位實力派演員來演。
然而,當電影進入前期籌備階段時,劇本偶然間被楊蜜在蕭喆辦公室看到了。
楊蜜對劉思慧這個角色可謂是一見傾心,她深深地被這個角色所吸引,並堅信自己能夠完美詮釋這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