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急轉直下(第2/3 頁)
軍如何英勇,晉王如何英明,都不大可能戰勝清狗了”
“而有了上次的教訓,吳三桂那廝也不可能再中伏了,故此,眼下的形勢可謂命懸一線,萬分危急”
“我軍在麗江的事清狗豈有不知的?或許早就在南下大理、永昌的路上設下了伏兵”
“我估摸著,到了眼下這般境地,永昌也多半保不住了,下一步就只能退到緬甸了,清狗新立,或許會顧忌一下,這就為晉王等人從容退入那裡創造了機會”
“此時若是我部冒冒失南下,實在太過兇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在麗江西南,有一個密支那宣撫司,名義上受麗江土知府管轄,實際上形同獨立,因為其同時向緬甸王稱臣”
“我的意思是,立即取道蘭州前往密支那,尋機與晉王匯合,眼下最重要的是要保留有生力量,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是我等這支四川孤軍全部折損在雲南,那麼就真正大勢已去了”
“取道蘭州前往密支那,都是狹窄的山道,估計與建昌西邊的茶馬古道差不多,十分兇險,而我軍又要儘快趕到密支那,就不能將家眷帶上了”
“我已經與木靖世子談過,可將我軍家眷、大部分輜重留在麗江,全軍輕裝簡從,直撲密支那”
“這樣的話,清狗肯定摸不著頭腦,至於留在麗江的家眷,相信以木府之威,在清狗沒有徹底殲滅我軍之前,是不會輕易進入麗江的”
“若是木府很快投靠了清狗也不怕,他們還是世襲土司,也能將家眷接到密支那來”
說完便看了看馮萬寶,暗忖:“此人終究是一個禍害,若是在半道再次降清,老子豈不是功虧一簣?”
便道:“王爺,雖然木靖已經同意了此事,但萬事沒有絕對,而且那木懿才是木府的當家人,看得出來他對我等十分淡薄,我建議馮萬寶的一千人馬留下來,多少是一個照應,餘者全數趕往密支那”
那馮萬寶倒是巴不得,騰地一聲就站了起來,“末將必不辱使命!”
張七心理一凜,“這廝難道已經打了這個主意?”
但現在若是將其殺了必定會引起內亂,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只能如此了。
張七問道:“王爺,您看?”
馮雙禮心念百轉,許久沒有回覆他,半晌說道:“老夫也有些累了,既然清軍輕易不敢到麗江來,不如這樣,萬寶和雪麟都留下來,那甚密支那前景不明,若是老七順利拿下該地,我等自然趕緊趕往那裡”
“若是不能,也有個轉圜餘地”
話音剛落,張七的餘光便瞥到了馮萬寶臉上一抹一閃而過的喜色,心裡頓時猶豫起來。
“若是馮萬寶挾持馮雙禮投降清軍,那麼他多半不會受到清廷責罰,反而會官復原職,不過,若是馮雙禮一直跟著,自己也多有掣肘,還真是兩難啊”
不過時間不允許他再猶豫了。
“也罷,我軍人數實在太少,雪麟部還是跟著我一起去密支那吧,王爺就跟著萬寶”
“王爺,木靖與我交好,我走之後,你可攜帶王妃住進木府”
馮雙禮點點頭,“只能如此了”
大軍的輜重一直是由曾雪麟與王定藩兩人管轄的,會後張七立即將兩人找來。
“黃金珠寶等帶走九成,給王爺留下一成,糧草帶走一半,給馮萬寶留下一半,糧草反正不多,最多隻能帶走一半,全部分給前往密支那的將士們攜帶”
“七哥!”
正說著,賀九真的聲音出現了。
“大軍又要開拔?”
看著眼前這位女子,張七也是有些猶豫不決,半晌說道:“真真,你在家眷裡挑選一百名跟著你護理過士卒的年輕女子跟著大軍行動吧,這一次軍情緊急,我等必須加速行軍,家眷就不能帶了”
賀九真大喜,應了一聲後趕緊出去了。
次日一早,張七帶著大軍出發了,計有:
李忠明、楊阿索(其父楊阿卓留在了麗江)帶領的一千二百以倮倮人、莫西人為主的夷兵;
蒯方、曾雪麟帶領的一千二百前郝承裔部步卒、建昌明軍漢人步卒;
張七、段少傑帶領的一千李國英部降卒;
高得傑、郝元彪、王虎帶領的六百騎兵。
一共四千人,還算是殘明末期一支過得去的力量。
另從家眷隊伍裡挑選了五百所謂的精壯,也就是,年齡在四十歲以上,五十歲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