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絕嶺雄風(第1/2 頁)
冕寧衛城以南約莫十里,其為官道寧遠河東面平地最為狹窄處,只有區區百米左右,親衛營的炮兵總管張維明帶著五百火槍兵、一百炮兵在此駐紮。
陣地東面緊挨著一座高約百米的小山,為防敵人從側後上山進而偷襲陣地,張維明也分出五十火槍兵、十名炮兵在山頂駐守。
假如敵人繞過小山並繞到陣地北側矮牆北面,那麼將會面臨朵思汗四千騎的打擊。
傑書得知自己四面被堵後立即展開了反擊。
攻擊了一整日後依舊毫無進展。
先說南側,李忠明同樣在漫水灣佈置了陣地,並佔據了右側兩座山頭,敵人攻擊半日後才想到要繞到山上去,不過卻遭到了山頭明軍的猛烈打擊,部分綠營兵繞到了矮牆南面,同樣無法取得進展。
而此時馬承嗣又帶著親衛騎兵以及哈圖的和碩特騎兵來了,繞到這裡的綠營兵只得重新退到山上。
再說東邊,楊阿索佔據桐槽堡後,便牢牢地卡住了瀘沽鎮通往越嶲衛的官道,想要從這裡過只有兩個法子,一是攻克此堡,而是下到河灘上去。
清軍顯然無法很快攻克城堡,便想到從河灘上繞過,自然也受到了堡上明軍的打擊。
既然是河灘,自然是怪石嶙峋,清軍的火炮也不可能從那裡運過來,便只能繼續猛攻桐槽堡。
可惜的是,楊阿索部也配備了野戰炮,就算他們從瀘沽鎮將重炮運來了也無濟於事。
清軍自然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從瀘沽河南岸的小路或者河灘過來,可惜楊阿索已經在桐槽堡的對面修建了阻擊陣地,他將所有長槍兵、弓箭手以及一半炮兵佈置在那裡,清軍同樣是無可奈何。
在南面、東邊碰壁後,傑書終於將重心放到了北面。
這一次,他們幾乎奏效了。
張維明等人是從桐槽翻山越嶺來到這裡的,不可能攜帶野戰炮,連兩百斤重的短管火炮也沒帶,最重的也就是一百斤重的短管火炮,於是,當清軍將火炮從瀘沽鎮推過來後立時就給陣地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不過,張七明軍所謂的陣地、大營幾乎都是一個模子,那就是用草袋子裝填泥土砌成營寨或者矮牆而成,草袋子輕便,每人能攜帶多條,又能隨時挖掘泥土裝填,紮營時還會在矮牆外圍打一圈木柵欄,陣地則只有矮牆。
面對己方火炮射程可能不如敵人的情況,張七也有預案,那就是利用己方望遠鏡的優勢隨時觀察敵方火炮的動向,一旦其要發射,便立即躲到矮牆後面。
敵人當然可以將火炮推近後平射矮牆,不過那樣的話就有可能進入百斤短管火炮的射程,英國人的十二磅艦炮平射時到了兩百米距離就會下降一米,否則就必須抬高仰角。
矮牆只有一米五高,一旦抬高仰角就打不到,只能打擊矮牆後面,透過撞擊地面形成兩次以上的反彈來造成殺傷,那樣的話殺傷力就極其有限了。
清軍最後也想到了佔據陣地東側的小山,然後居高臨下攻擊陣地裡的明軍。
下半日的戰鬥幾乎都是圍繞小山展開的。
秋冬之交,建昌城附近已經十分寒冷了,因為這裡的海拔最低的也有以一千五百米,山頂則普遍在一千八百米以上。
一開始,清軍也運來了小炮,但很快就被山頂的火炮毀了,自那以後,清軍不計代價的大規模攻山就開始了。
對於張維明來說,因為是翻山越嶺而來,攜帶的彈藥肯定不多,但米尼槍彈藥還是足夠的,由於米尼槍式線膛槍,這準度、精度便又上了一個臺階,故此,除非大批敵人突然湧上來,否則他是不會使用火炮的。
這讓山下的清軍頓時就嗅到了機會。
他們利用樹木的遮擋,不斷接近陣地——對於張維明他們來說,在經過長途跋涉後沒有多少時間將小山上的樹木都砍掉以掃清射界,只能將陣地以下十米左右的大樹砍了。
對他們有利的是,清軍只能從北、東、南三面上來,西面由於挨著陣地,自然也在陣地火槍的打擊範圍,於是西側又成了張維明他們補充人員和彈藥的通道。
“撲”
張維明在發射完一發米尼彈後,清軍在損失慘重的情形下再次退下了,他也搖搖晃晃撲倒在戰壕裡。
從昨晚至今,他們這六百人幾乎沒有歇息過,而清軍又將他們這裡當成了重點攻擊目標,一天一夜之後每個士兵都是極度疲累了。
“幸虧是米尼槍,若是燧發槍,還真不一定擋得住”
靠在戰壕邊上時,雖然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