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2/2 頁)
得以”,繼續加價,一點點逼近二十姜錢。
有那些要錢不要命的,想要往姜國送糧食。
可是無一例外,還沒走出國境就被災民洗劫。
哪怕派兵護送也一樣。
所有想賣糧食的人都明白了一件事——姜國周邊聚集的災民太多了。
糧車根本進不去。
哪怕梁滿倉喊到30錢,甚至50錢,也無濟於事。
梁滿倉似乎明白了問題所在,於是釋出訊息,自已上門接糧。
不用賣家運送到姜國,梁滿倉上門取貨。
只要糧食出倉就給錢。
這個訊息震驚了很多人。
一斤粗糧五十枚姜錢。
比起最早時候,翻了足足一百倍。
時間一天天過去,雪也下了一場又一場。
五十錢遠遠不是市場的極限。
還能再漲點,再漲點。
於是,有些人開始出高價收糧,想要吸納周邊的糧食,一股腦賣給姜國。
一斤粗糧二十七姜錢?
買!
一斤粗糧三十二姜錢?
買!
買買買!
只要有人賣,就買。
反正轉手賣給姜國,能賣到六十甚至七十姜錢。
他們還忍不住幻想,要是能湊個整,賣到一百姜錢就好了。
一時間,各地都出現賣糧食的人。
老實巴交的農民,揹著簍、挑著擔、提著籃子。
十斤八斤、三十斤五十斤。
零零散散的賣糧。
屯糧的人找各種藉口說糧食成色不足,壓低價格。
甚至踢鬥這種傳統技能都拿出來了。
賣糧食的人各種求爺爺告奶奶,希望多賣幾個錢。
拉扯一番,雙方各退一步。
雙方都覺得自已賺了。
資訊是滯後的。
尤其在這個車馬書信都很慢的年代。
姜國有自已特殊的傳播渠道,收購糧食的資訊可以快速傳遍中原各國,乃至全天下。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有這種渠道和能力。
他們門頭收糧的時候,只覺得自已是天下間獨一份。
卻不知道,各地的糧商都遇到“賣糧”。
有些是小地主,感覺價格合適了,直接拋售。
有些是自耕農,之前捂著不賣,現在捨得賣了。
最多的還是流民。
那種外地的流民。
想要往姜國,或者其他國家逃難,身上帶糧食容易被攔路設卡搜刮。
還不如就地賣掉。
白天還沒有太多流民售糧。
可是太陽落山後,黑燈瞎火的時候,這些人一股腦冒了出來。
排著隊賣糧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