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進入發達國家有多難(第1/2 頁)
“現在是1910年,你知道全世界能算是發達國家的有多少麼?”
彪哥搖搖頭。
“可以這麼說,總數不超過三十個,這個時代北歐的奧匈帝國還沒有分裂,北歐還沒有發現大量海底天然氣和石油。所以這個時代能算是發達國家,而且不瘸腿的,最多不超過十五個。”
“臥槽。。。我說呢,咋一開奧運會還是那幾個列強。”
“哎。。。咱們現在海城的人均收入相距那些發達國家人均收入,差了差不多四倍,也就是說,咱們這邊工人人均一個月至少的能掙上十五到二十英鎊,才算是真正列強國家,我們現在只是工業化才起步,所以要走的道路還很遠。”
“那你的意思是?多印錢。。。然後咱們多弄點現代技術過來賣給他們?”
陳局長搖搖頭。
“這種東西都是小道,而且別忘了,咱們如果統一了那就至少會有四萬萬的人口,這個時代的總人口也只有十六億。咱們佔據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真正想把這麼大人口基數的國家帶入現代化,那不光需要的是技術,我們需要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資源,我們要做到整個工業化,現代化產業鏈的頂端才行。。。。所以我們跟英美將來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彪哥點點頭。
“那跟咱們的借款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彪子,我在現代這幾年看新聞和書籍學到了一點,那就是現在國家鬥爭形式正在轉變,由輿論與商業買辦殖民地,逐步變成了,純粹以債務陷阱形式形成的新殖民地模式,這一切也都是由其殖民本身成本而演化過來的。咱們就拿當初輿論和商業買辦殖民地來說,輿論殖民的核心在於掌握話語權,在電視,報紙,廣播等方面對其國民進行全方位滲透,經過長時間的洗腦以後,我們就可以得到很多免費的帶路黨,但這樣培養的殖民地其核心並不穩固,而且我們還的長期進行投資,滲透,加以維護和運作。等其國民進不到有一部分國民性復甦後,我們的投資成本會猛然提高。。。。。”
陳書記晚上開了一個班專門給彪哥培訓國際政治。
從新聞,廣播,金融,糧食,輕工業等等多方面進行剖析。
經過一晚上的上課,那還是成果喜人的,第二天彪哥幾乎啥也沒記住。
“欸嗎。。。太他孃的鬧心了,你就說咱們下一步怎麼辦就行了。他孃的太陽都出來了,吃早飯。”
“哎。。。。”
陳書記搖搖頭,照理說,就彪哥這貨,將來絕b做不成這個狗屁國家元首。
但。。。。
這也只能說,有時候命運就是這麼能跟人開玩笑,能穿越的主要能力怎麼就集中在這個人身上呢?
但還好,至少這個人不多疑,也不是卸磨殺驢的那種人。
比那些一輩子搞政治的老陰b要強的多。
“行吧,咱們借錢行,就是現金的沒有,讓他們倆過來跟我談,他們借的款項只能購買咱們海城出產的產品。”
“人家就要錢呢?”
“沒有。。。”
“那他們不借了呢?”
“不可能,咱們會給他一個讓他們都不能拒絕的價錢,彪子,你知道現在整個集團的輕工業和重工業產量麼?”
“我知道那玩意幹嘛,有病熬。”
“呵呵呵,你更不知道現在咱們的庫存量吧,也沒統計過,咱們農村去年豐收到底屯了多少糧食。”
“啥意識,趕緊的別耽誤我吃飯。”
“那就是咱們透過這次借款,必須先去掉咱們海城本身的庫存,而且咱們還可以透過這次借款,讓咱們海城的老百姓都富裕起來,咱們大量的閒置商品出口換成錢,整個農村就被搞活了,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推進農村企業的發展建設,讓農村也可以從咱們社會發展上,分到一杯羹,甚至他們有了錢,也可以擴大生產,擴大養殖,甚至擴大水果,蔬菜,和各種蔬菜大棚的建設。而城市呢,咱們的這次大借款,直接搞活了,紡織業,從前年年底,到現在,咱們海城,光有縫紉機,就八千多臺,如果我們全力生產每天就能出產出幾萬件成裝,你說這麼大的產量和產能咱們都賣誰去?”
“臥槽。。。真有這麼大?”
“嗯。。。不止,咱們現在成衣這麼大的產量,絕大多數都拿到現代去消化吸收,但僅剩下來那些工廠的那些產量,產能,別說咱們海城了,就算咱們東三省都消化不了,這也是我愁的地方,所以咱們急需傾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