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祭灶神(第1/2 頁)
臘月二十三,祭灶神,
傳說,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第一個神仙,就是為了保護人間太平的。
傳說在灶神前面有兩個罐子,一個叫“善罐”,另外一個叫“惡罐”,而這兩個罐子裡面隨時記錄著,每家每戶每天的所作所為。
有個成語叫惡罐滿盈,就是出自這裡,惡貫滿盈的意思是做的惡事,多得快要溢位惡罐了,形容的就是惡事做絕。
也有史書記載,在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有祭灶的習俗了,而且早期祭灶是叫“紀灶”,意思是紀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
因為他發明了用火來烹飪食物,才讓老祖宗從茹毛飲血的過日子,過渡到吃熟食,喝開水的日子。
所以上至國君,下至庶民,對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誠的。
祭灶神的貢品都是以灶糖為主的,這是為灶神專門製作的甜食,也叫它“糖瓜”,做法也很簡單,就是麥芽糖沾芝麻和花生碎,做成各種好看形狀。
祭灶神不僅要準備灶糖,還要準備甜米酒,聽老一輩人的說是甜米酒又甜又上癮,喝了還想再喝,
可是它喝了的後勁很大,不久就會昏昏欲睡了,這樣灶王爺上天之後就會昏昏欲睡,不會向玉帝打小報告了。
祭灶神也是有禁忌的,大家的說法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為月亮屬陰,灶君屬陽,所以祭灶是要家裡的男主人來完成,
午時剛過,餘志文和餘志宏兄弟兩人就回家了,還帶了幾刀寫桃符紅紙回來,
兄弟兩人回到家裡,羅氏就和兩人說了王婆子一家的事情,以及是怎麼處理的,
最後,羅氏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道,
【事情就是這樣的,族裡幫著把墳給遷回來,昨天已經重新葬好了,如今事情算是解決了,就是不知道你們有出息後,王家那邊會不會不要臉的沾過來,】
羅氏話落,餘得壽道,
【我估計會沾過來,你們是沒有看到王家人的嘴臉,我差點兒就動手打人了,得光四兄弟是真的動了手的,要不是我們去的人多,估計這墳都遷不回來,】
【說什麼不是王家的人,佔了王家的墳地,朝著王嬸子要賠償了,死活要了十兩銀子,不然就報官,扯皮扯了好久,後來族長想著遷墳要緊,大家就湊齊了十兩銀子,這事才了了,】
【不過族長也是個心眼兒多的,叫他們寫了一張收銀子的契書,叫他們族長一脈的,全部簽字畫押,才給了那十兩銀子,】
【後來我們離開的時候,一群人追在我們後面叫窮鬼,叫我們不要出現在靠山村,不然叫我們吃不了兜著走,】
說著,餘得壽心裡還有些憤憤不平……
接收完這些訊息,餘志文想了一會兒道,
【他們貼上來也不怕,一是王阿奶如今是出嫁的姑娘,是餘家婦,虎子和妮妮是餘家的孩子,王家管不了那麼多,再者王阿奶他們一家已經被逐出族譜,已經不是王家人了,王家人更沒有理由了,第三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和王阿奶族親,不是至親,我們管不了那麼多,】
【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王家人是怎麼想的,會不會過來沾光,就算他們厚著臉皮過來沾光,那個時候我已經有功名在身,想做些什麼手腳,還不容易嗎?】
【山陽縣的官員們,是更看重我這個有功名的人,還是看重他們治下的一個不入流的小捕快了?我想,是個聰明人都知道,應該怎麼選擇,】
聽餘志文這麼說,大家都放心了,尤其是王婆子祖孫三人,好不容易有了安穩的日子,族人和家人又那麼好,她不希望被王家人破壞了……
王婆子道,
【不會影響你們就好,我就怕影響你們,本來是你們好心幫了我這一家子,結果還給你們惹麻煩,那就是我的罪過了,】
餘志文道,
【王奶奶,這些都是小事,我們雖然不是同胞親人,但是我們也是有著血緣的一家人啊!您有事了,我們不知道就罷了,我們知道了,當然要給您撐腰的,】
羅氏也接話道,
【弟妹呀!志文說得對,我們是一家人,你就把心放肚子裡,安安心心的帶大兩個孫子,以後你就等著享福吧,虎子和妮妮都是孝順的好孩子,】
【你呀,要保重身體,妮妮長大了,她要出門子的,還要你給她撐腰了,還有虎子,等虎子成親了,要你幫襯的地方還多著了,比如說帶帶重孫子,你說是不是?】
聽羅氏這麼說,王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