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地宮仙境(第1/2 頁)
卸嶺力士們都是挖墓的高手,但看到這麼神奇的挖洞技術,簡直是生平僅見,都看傻了眼。
那兩隻穿山甲挖洞的速度出奇之快,簡直超乎了他們的想象,一轉眼就挖了一丈多深。
照這個速度,太陽下山前就能挖到墓穴深處了。
鷓鴣哨明白,要到墓穴還得花點時間,所以不急著一時,就坐在旁邊閉目養神。
雖然蘇辰已經明確告訴他雮塵珠在雲南獻王墓裡,可正因為說得太過明確,反而讓鷓鴣哨心生懷疑。
搬山尋找了幾千年的雮塵珠,又怎會這麼輕易地打探到下落。
更何況,他們歷經千辛萬苦才來到這瓶山,鷓鴣哨事先便已經打聽到,雮塵珠極有可能就在這元代大將軍墓穴裡。
無論蘇辰說的是真是假,也不管他有何陰謀,事到如今,鷓鴣哨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對元大將軍的墓的探索。
在瓶山腳下陰涼的地方,大家根本不分白天黑夜,不知道過了多久。
突然,老洋人從盜洞裡鑽出來,那兩隻穿山穴陵甲也被拉出來了。
他興奮地告訴鷓鴣哨:“師兄,通道通了!風生水起!”
大家一聽,頓時喜出望外,摩拳擦掌,精神大振。
倒鬥一行,誰都清楚元代的厚葬習俗。
且元朝對老百姓搜刮得厲害,大夥心裡無不揣測,元大將軍的墓裡必定是金銀財寶無數。
眼看金銀明器就在眼前,心裡豈能不興奮?
“風生水起”是盜墓的行話,“風生”意思是古墓裡的空氣流通。
而“水”代表著財寶或者冥器,說明真的有地宮大藏。
鷓鴣哨一聽說,立刻精神一振,馬上命令大家準備進洞。
他親自把一盞馬燈綁在身上,檢查了兩把德國造的槍,確保子彈充足,然後用黑紗蒙面,只露出眼睛。
其他人也整理好裝備,帶著蜈蚣掛山梯,站在盜洞前等著鷓鴣哨下令。
鷓鴣哨知道通常這些帝王將相的墓穴裡,必定是機關重重,所以也不敢大意,先派了兩人進去打探路徑。
又命兩個去瓶山上稟報陳玉樓。
山裡一直有炸藥爆炸的聲音,顯然陳玉樓那邊並沒什麼進展。
既然山根的盜洞已經打通,自然就無需陳玉樓那邊再枉費心力。
兩個人留在盜洞前負責聯絡,剩下的人都跟著鷓鴣哨進墓穴。
一切準備好後,鷓鴣哨一馬當先,帶著大家進洞。
卸嶺一行帶著鐵釘,走一段路就在洞壁上釘兩枚,交叉固定,再掛上簡易的皮燈籠作為照明。
這樣一路走,看到這條盜洞被穿山穴陵甲挖得又寬又平,人可以直著走,都不用彎腰。
洞裡不僅有硬土,還有好多堅固的岩層,居然也被那兩隻甲穿過去了,大夥兒心裡不由得暗暗佩服這盜墓古術的厲害。
若不是有搬山這分山撅子甲,僅憑他們卸嶺以蠻力挖掘的話,恐怕就是三天也未必能打通墓道。
盜洞雖然比鷓鴣哨預計的短,但也有好幾百步長。
大家小心翼翼地走,過了一段時間才到盡頭,出口是個斜坡,坡上的石板已經被推開。
舉著火把四處看看,下面被大石頭堵住了,進不去,但順著坡道往上,可以看到高處的青石券頂。
鷓鴣哨深知這座古墓中佈滿了各種陷阱和機關,因此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小心翼翼地沿著寬闊的斜坡緩緩前行。
卸嶺兄弟扛著蜈蚣梯子緊緊跟隨,一個個眼神裡既興奮又緊張。
可和想象中的不同,一路上並未碰到什麼機關,偶爾有一兩條蜈蚣,也被嚇得潛藏不敢出來。
所以,大夥反而很順利便透過了盜洞,走了數百步後,穿過一條雕刻著雲龍的石橋,眼前忽然變得開闊起來,燈火輝煌。
盜洞之後,迎來的是幾座宏偉壯闊的宮殿。
高高的屋頂錯落有致,雕樑畫棟,整個宮殿燈火通明,層層疊疊,金碧輝煌。
洞中的岩石層中冒出的煙霧,讓整個宮殿彷彿銀河一般,煙霧繚繞,神秘莫測,宛如人間仙境。
沒人敢相信,這瓶山的腹部竟然是一塊風水寶地,生機勃勃,宮殿裡的古物儲存得很好,並沒有被毀壞的跡象,顯然,這裡面還從沒有其他的盜墓賊來過,這讓眾人更加的亢奮。
宮殿內千年燭光與琉璃燈的排列,遵循著星宮的佈局,秩序井然,營造出一種莊嚴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