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絲綢之路(第1/1 頁)
於是,我和東漢很快建立了非常融洽的關係。
這樣以來,就有更多的商旅要求我為他們的駝隊提供保護了,於是,我的西域精騎又成了絲綢之路上最大的一支保鏢武裝。
既然做保鏢利國利民,那我就好好的保駕護航,為來往商旅做好保衛工作吧!
為了能更好的服務來往的商旅,我在絲綢之路沿途的各個城池都設定了大型的客棧,像玉門、敦煌、酒泉、觻得(張掖郡的郡治)、武威、金城、冀縣、陳倉、長安等較大的城市,不但設有客棧,還設定了貨倉、鏢局,專門為來往的商旅提供更多的服務。
雖然從關中回到西域之後,主要發展經濟了,但是,我還時刻關注著各地的局勢發展,以及各地義軍的活動。
因為接下來就是漢末亂世,各方勢力不論是叛亂的一方,還是平叛的一方,都急需戰馬、兵刃、弓弩、鎧甲、牛皮這些戰略物資。
鑑於穆公子我出身於名門,又是大賢良師張角的關門弟子,黃巾軍的主要首腦人物之一,再加上前兩年大力支援西北各路義軍,四海之內名聲大振,前來結盟或者尋求支援,求購戰馬、武器、鎧甲的朋友絡繹不絕。
於是,我又順勢和各個勢力做起了糧草軍火生意。
隨著生意的進一步擴大,我安排王燕,讓分佈在各州郡的秘密組織,都去開辦商埠了,其實,有了開商埠的公開身份,和各地的武裝聯絡起來就更隱蔽,更安全了!
由於各地對戰馬、武器需求量激增,我先是擴建了淤賴城附近的冶煉基地(淤賴城附近就有大型的露天鐵礦和煤礦),大大提升了鋼鐵的產量,又不斷的改進冶煉工藝,使得精鋼的產量直線飆升。
有了充足的鋼鐵,我便進一步擴大了淤賴城兵工場的規模,大量生產上等的兵器和鎧甲。
由於淤賴城是一座剛剛建立的新城,人口實在有限,於是,我又在戊己校尉城和樓蘭城興建了新的兵工場,大肆製造弓弩箭失、鎧甲護具等戰略物資。
由於戊己校尉城和樓蘭城更接近涼州,又在絲綢之路的線路上,所以,這兩地出產的兵器、鎧甲等物品基本上都透過絲綢之路運往了內地。
淤賴城兵工場出產的兵器、鎧甲等物品除了裝備自己的部隊,其餘的都提供給了西域各國。
此外,我還在淤賴城、樓蘭城附近建了幾座大型的訓馬場,為各地的武裝訓練合格的戰馬,使得客戶一拿到戰馬,就能騎著投入戰鬥,大大縮短了訓練準備的時間,提升了戰鬥力,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當然,他們也願意為此支付更高的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