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政治中樞(第1/1 頁)
既然靈帝主意已定,那就要封穆公子一個大官,讓穆公子體體面面的和萬年公主完婚,也好讓穆公子心甘情願的留在自己身邊,為他所用才好。
封一個什麼官職呢?
封個大將軍,位列三公吧,可是穆公子只有二十來歲,確實太年輕了,穆公子雖然曾經統帥大軍,屢戰屢勝,但是,他當時統帥的可是黃巾義軍,打的可是大漢朝廷的軍隊,現在把他封為大將軍,去統帥大漢三軍,確實有些不合適,也恐群臣不服!
職位太低了吧,又怕穆公子心中不滿。
可是,穆公子確實曾是黃巾軍餘黨,而且在黃巾軍裡面還是大佬級別的,後來又參與了西北聯軍的叛亂,就是現在,在西域還擁有十萬精兵,底子確實還是有點潮的,如果讓他手握兵權的話,群臣一定是極力反對的。
目前穆公子的職位已經是西域都護大將軍了,也就是和一郡太守一個級別了。
所以目前只能在九卿之中給穆公子選一個比較合適的職位了。
九卿之中哪一個職位比較合適呢?
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隸屬太尉。
太常的主要職權,1、主持祭祀,祭天祭地祭祖先。在古代,祭祀是國家的頭等大事;2、管理祖先宗廟和帝王的陵墓。負責日常的維護和祭奠。3、負責文化教育。
光祿勳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守衛皇宮,也就是負責皇帝殿內的安全事務。
衛尉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皇帝安全,主要負責皇帝殿外的安全事務。
所以太常專業性太強,光祿勳、衛尉二卿又是手握兵權的高官,都不太適合穆公子擔任。
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隸屬司徒。
太僕主要負責皇帝的車馬和馬政。
(這裡閒說一句,孫悟空被封的“弼馬溫”官職,在漢朝就算是太僕的屬官大廄令、未央廄令,至少也是正四品的官員,在明朝是御馬監,是正四品的官職。而且是握有實權的職位,是管理著皇城禁衛軍的,即使後來御馬監的職位降到了七品,也依舊是有實權的官位。)
廷尉,中央司法官員,主要職責掌刑辟,包括審判定罪與解釋法律。
大鴻臚,負責有關賓客接待的事務,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吧。
太僕、廷尉、大鴻臚這三個職位專業性也是太強,也都不太適合穆公子擔任。
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屬司空。
宗正是管理皇族事務的官職,也就是皇族大長老,都是由德高望重的皇族成員擔任。
大司農,主管國家錢糧收支,收入主要是田地稅收,支出則為軍國所需(官吏俸祿、軍費以及救濟自然災害等)。
少府,主管皇帝財政收支,收入主要是山海池澤的稅收,支出則是皇帝的吃、穿、用。
靈帝思來想去,最後覺得只有少府還相對更合適一些,因為少府也掌管著皇宮的飲食起居等事務。
於是靈帝略帶歉意的說道,
“穆公子呀,九卿之中,目前只有少府一職空缺,就委屈您先擔任少府之職吧!”
我一聽就十分的不悅。
少府,少府,顧名思義,官就不大,豈不是處處都要低人一等嗎!
還不如仍舊當我的西域都護大將軍快活!
旁邊的曹嵩看出了我的心思,連忙笑道,
“穆公子老弟呀,這少府位列九卿,官居二品不說,少府機構之龐大,屬官之眾多,在諸卿中名列第一,其他諸卿只有一至二丞(副職),唯獨少府設有六丞(就是副職)。真可謂少府不小呀!”
什麼意思,六個副手就很牛b嗎,要是再多安排幾個副手,那不就更牛了嗎!什麼邏輯呀!
蹇碩見我一臉的不悅,便上前兩步,拉著我的手,笑道,
“哎呀,穆老弟呀,少府可是個很大很大的官職呀,你看那權職重大人人敬仰的尚書令,也只不過是你手下的一個屬官,還有那位高權重,掌管皇帝玉璽印信的符節令,也只是你的屬官而已,此外,太醫令,樂府令、居室令、中書謁者令、黃門令、宦者令,都是你的屬官,這個少府呀,簡直就是國家政治中樞,非皇帝極其信任之人不可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