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最好選擇(第1/1 頁)
這一次奔襲長安,雖然沒有佔領長安,但是,奉明、長安城外的糧草基地基本上都被我們焚燒了個精光!
有兩支隊伍還襲擊了漢軍的幾處軍械作坊,剛剛製造的車弩、強弩等戰略物資,也被我們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還有,京兆尹剛剛從各處徵集的幾千匹戰馬,也被我們劫掠一空。
最主要的是,這次長途奔襲,讓三輔之地的民眾人心惶惶,士族大家紛紛舉家遷往三河京畿之地。
基本打亂了朝廷的軍事部署,使得朝廷再次陷入了被動狀態!
京兆尹長官心裡清楚,如果如實上報,必將罪責難逃,輕者罷官削爵,重者有可能人頭落地呀!
於是,只好硬著頭皮喪事喜辦,上報朝廷:西涼八萬精騎夜襲長安,長安軍民奮起抵抗,激戰一夜,最終擊潰了叛軍,收回了全部失地。
其實,朝廷眼線甚廣,而且還是三輔之地,真實的訊息早就傳到了洛陽朝廷了,只是,東漢朝廷見長安有驚無險,現任長官確實還算是個有能力的幹吏,就免去了責罰,留職檢視吧!
說實在的,當時黃巾軍起義的時候,中原地區的郡縣官員、邦國重臣望風而逃的數不勝數,奮起抵抗的整個中原地區簡直是寥寥無幾。
現在整個關中地區危機四伏,旦夕可失,京兆尹在長安大兵攻入城中的時候,不但沒有棄城而逃,還帶兵返回城中,指揮各級官兵奮起抵抗,最後還擊退了進犯的西北勁旅,實在是難能可貴了!
說實在的,當時我統帥的西北聯軍確實把大部分的守城漢軍都消滅了,我撤出長安城,確實是因為探馬看到大批的漢軍前來支援長安了!
既然京兆尹作為一個文官,竟敢在長安陷落之時冒著身家性命,率兵前來解救長安,而且,確實把驍勇的西涼精騎給擊退了!
這種精神,這種勇氣,確實難能可貴,值得嘉獎!
朝廷免去責罰,留職檢視,也確實因為這次偷襲,造成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帶來的影響也確實太大了!
朝廷的處置還算是公允吧!
說實在的,佔領長安確實不在我們的原計劃之內,我們的原計劃只是襲擊長安,給當地造成儘可能大的損失。只是在襲擊長安的過程中,發現進展太順利了,便臨時有了佔領長安的想法。
要是一開始就計劃佔領長安,我們在快得手之前,關上城門,守住城牆,慢慢肅清城內的殘餘漢軍,早就把長安拿下了!
後來想想,其實就以我們當時的三萬多兵力,就算佔領了長安城,也未必是好事。
當時我們進入關中三輔地區的總兵力也只有十來萬人,在佔領陳倉、鬱夷,圍困郿縣,佔領槐裡、鄠縣,都分散了過多的兵力,而且戰線拉的過長,就算我們短時間內守得住長安,若有漢軍主力來攻,短時間內,我們也不可能再有多少外援了!
那我們守著一個孤立無援的孤城長安,等著漢軍來攻,又有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在黎明時全身而退,撤離長安,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