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鮮卑騎兵(第1/1 頁)
幷州遠離戰區,官府盤查不怎麼嚴格,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可以在官道上飛奔疾馳,趕路的速度快了很多!
我們先在滷城過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策馬飛奔,直奔雁門郡的郡治平城而去(先在的dt市)。
考慮到我們攜帶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我們當晚就在平城郊外過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直奔關外的大草原而去。
幷州的道路多是南北走向,而且關卡太多,往北進入草原就大不同了,只要一出大漢的北方要塞,你就順著陰山的南麓草原,一直西行就行了!
這個時期,北匈奴已經西遷,長城的背面主要是從大興安嶺西遷的鮮卑族。
這些鮮卑族大多數也是剛到陰山一帶沒有多久,這裡天高地闊,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再加上鮮卑族並沒有多少人口,並沒有多麼強烈的領土觀念,所以說,我們十幾個人在草原上策馬狂奔,倒也沒有什麼不便!
我們到了蒙古草原,又買了幾十匹駿馬,這樣,每個人有三匹駿馬換乘,每天都能跑個三四百里地,不成問題!
我們這樣在草原飛奔了八天,突然看到大批的草原騎兵遠遠的朝這邊開來,估計有兩三萬人之多。
怎麼辦!
陳虎馬上過來請示,
“怎麼辦呀,穆公子,我們繼續西行嗎!”
我考慮到已經在蒙古草原上飛奔了八天了,我估摸著,再走就出了內蒙地界,到了西域地界了,這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什麼騎兵,這裡突然這麼多騎兵,一定是鮮卑人和西域的什麼民族要開戰了。
到底是西域的什麼民族有這麼大的實力,足以和鮮卑人抗衡呢,當時西域東部的大國有車師、樓蘭、高昌等國,樓蘭這個時期已經走向沒落了,車師國和高昌國應該也沒這麼大的實力吧。
西域的北方強國,就是烏孫,可是,烏孫應該在西域的西北角一帶,也就是現在的塔城地區南部地區和博樂地區、伊犁地區一帶,不應該在蒙古草原的西部和鮮卑人對抗,考慮到漢末,匈奴西遷,八成是匈奴人和鮮卑人在對抗吧!
說實在的,匈奴人和兩大漢朝對抗了四百多年,直到東漢的中期,才把北匈奴徹底打敗,逼迫北匈奴向西遷徙。
可以說,匈奴人和漢人那可是刻骨銘心的仇恨哪!要是遇到匈奴騎兵的話,我們的麻煩可就大了!
漢人打敗了北匈奴,北匈奴繼續北撤,但是漢人有不習慣蒙古草原的遊牧生活,於是蒙古大草原的南部、東部就成了真空地帶。
本來幷州一帶的南匈奴要回歸北方大草原,並沒有獲得大漢的許可,大漢朝廷擔心南匈奴回到北方草原之後一旦做大,就又會成為大漢的威脅,畢竟,匈奴人和大漢可是有著幾百年的世仇呀。
就這樣,空蕩蕩的蒙古大草原在哪裡安靜了好多年,直到被匈奴人欺壓了幾百年的鮮卑人,突然發現每年都定期前來收稅的匈奴人怎麼不再出現了?
於是膽子就慢慢大了起來,放牧的時候,往西走的越來越遠了,直到後來聽說匈奴人西遷了,便開始大批遷往蒙古草原的東部、南部地區。
當時西遷的匈奴人也並沒有走遠,而是還牢牢的控制著蒙古草原西部以及天山以北的大片區域,蒙古草原的中部、北部等部分地區,也還在他們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