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7(第1/2 頁)
本以為這會是個大工程,一時半會兒難以得出結論,誰曾想,因為皇帝舉動而舉棋不定,難以揣度的,不止是謝靈妙一人,太后同樣心神不寧。
因為急著確定虛實,太后忽略了周圍的一些情況,這給了謝靈妙機會,她派人從太后宮中侍從口裡,得到了些訊息,諸如誰誰出去了還沒回來,太后又派誰出去了等等。
謝靈妙不需要得到多麼準確的內容,她有眼睛可以觀察,而且裴鈺走之前,還安排了皇宮中的控鶴衛配合,透過調取資料和分析情報,謝靈妙熬了許久,察覺到了一個隱約的陰影尚未浮現。
太后正在派人打探皇帝近日的行蹤軌跡以及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被她派遣出來的宮人行動還算是隱秘,問話都小心翼翼的,好像不想讓其他人得知,這是其的所作所為。
看來,太后並不想和皇帝撕破臉,鬧得流言紛紛,但這中間肯定有別的原因。也許她是覺得皇帝性格轉變奇怪,想要得知是否有人蠱惑,亦或者是皇帝之前都是在偽裝。
謝靈妙簡單的猜了猜,太后有顧忌是好事,畢竟拿出孝道的話,陛下很難招架。
想到得知皇帝去了城防軍後,太后更是派人和永川伯聯絡,謝靈妙心思靈巧,想到恐怕是她見皇帝哪都不去,偏偏去了永川伯曾經待過的地方,有了某種聯想,這才著急確認虛實。
永川伯,有問題。太后顯然是知情者,這時候正急著打探情況。
雖然太后是陛下母后,但從他們母子倆互相打探的情況來看,怎麼都不像是一對親密無間的母子。即使這樣,貿然說其不是,也是有風險的,畢竟,誰知道,皇帝與太后是否真的不和。
離間皇家骨肉親情,這可是大罪過。
不過,謝靈妙既然選擇了君主,自然不會因為心裡有擔憂顧慮而閉口不言,她此時已經拿定了主意。
種種情報整合,謝靈妙沉聲道:“陛下,臣有要事要稟告,還請屏退無關諸人。”
來了,忠貞直諫是吧,不知道這次會說什麼。
裴鈺從善如流,和謝靈妙進了屋子商討,此時屋中就他們兩人。
謝靈妙從袖子裡抽出紙張,上面寫了些關鍵資訊,然後說:“陛下,臣連夜查閱了近年的卷宗,挑選了與太后有關的看,摘錄了一些訊息呈給您。太后為人圓滑,在宮中時,就能很好處理各種事務,先皇曾不止一次稱讚其能力傑出,心思敏捷。
在您來到城防軍後,太后派人去找了永川伯,雖然露面的是個生面孔,而且繞了彎子,但臣已經確定此人的確是她的人,控鶴衛曾見到,解封后,匆匆從小門離開的那人神情焦灼,而永川伯面容惶恐,似乎很是不安。
您得勝的訊息已經流傳開,臣大膽推測,永川伯也許是有什麼把柄和城防軍有關,所以永川伯害怕被秋後算賬,才會忐忑不安。而太后的宮人,應該是急著彙報情況。
臣命人跟蹤,太后派心腹暗中遞了信,控鶴衛擷取後,裡面寫著,要和永川伯先劃清界限,不要再多加走動,同時也要約束族人,不可惹是生非之類的話語。檢視後,信件被原封不動的封好,然後投遞出去,太后的孃家人接到訊息後,已經緊閉大門不出了。”
這麼短的時間裡,能查出這些已經不錯了,尤其是,裴鈺可沒有安排謝靈妙去截信,只是讓她便宜行事,扔給她一些控鶴衛就不管了。
“卿竟然連太后所發信件都敢攔截,不怕訊息走漏出去嗎?”
裴鈺也不知道她用了什麼辦法,自然不清楚有沒有打草驚蛇,還是這是太后故佈疑陣。
謝靈妙低聲回答:“陛下,臣派的是控鶴衛裡的人,先是擦肩而過的時候巧手換走了信,然後臣就守在附近,帶著手套看完以後,就讓人再原樣封好,檢查了諸如暗紋、香味等等,應該沒有藏什麼,這才安排重新把信換回去。從頭到尾,宮人都沒有察覺。”
擦肩而過,這樣一聽,是個偷盜的好苗子啊。
裴鈺心想,這控鶴衛可真是人才濟濟,有擅長描摹筆跡的,有能偷雞摸狗換東西的。
這些念頭一閃而過,裴鈺同樣壓低了聲音:“卿做的很好,依照卿的判斷,太后此舉是否出自真心?”
畢竟商量著對付的人物是當朝太后,謝靈妙也怕走漏風聲,傳出去無疑對皇帝不利,所以她謹慎的小聲回答:“太后應該沒有察覺到不對勁,也許她沒有什麼證據,只是出於謹慎,所以暫時和永川伯切割開了。
畢竟永川伯所作所為,往日也許難以察覺,可陛下都巡視到軍中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