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漢末柱石(第2/2 頁)
漢末柱石:黃埔嵩與盧植,朱儁同一陣營時啟用,
效果:麾下士兵不會受戰損影響,可戰至剩一兵一卒也不後退。
統帥三軍:黃埔嵩統帥軍隊時,全軍士氣提升,全軍全屬性+2。
歷史簡介:皇甫嵩(?—195年),字義真,安定朝那(今寧夏固原東南)人。名將皇甫規之侄,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中國東漢末年將領。
皇甫嵩少時好詩書,習弓馬。漢靈帝時被徵為議郎,遷任北地太守。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後,靈帝令其為左中郎將、持節,前往潁川郡鎮壓黃巾軍波才部,後擊退波才,封都鄉侯。十月,奉命北上,領軍與張梁激戰於廣宗(今河北威縣東)。次月,又擊殺張寶於下曲陽(今山西晉州西),升左車騎將軍,兼冀州牧,封槐裡侯。中平二年(185年),被宦官誣告,罷左車騎將軍。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左將軍,與所督前將軍董卓合兵往援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專權,任命皇甫嵩為城門校尉。皇甫嵩至京師,董卓立即下令將其逮捕,欲殺之。因眾人求情,改任議郎、御史中丞。初平三年(193年),董卓被誅,皇甫嵩任徵西將軍,繼為車騎將軍、太尉、光祿大夫、太常。興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卒。
皇甫嵩一生為人愛慎盡勤,先後上表陳諫有補益者五百餘事,皆手書,毀草稿,不宣於外。又不置親信下士,門無留客,時人皆稱其忠賢廉明。其身經靈、少、獻三帝,始終忠於朝廷,屢建戰功,平亂維穩。雖多次被誣陷,但剛直不阿,不參與黨錮,還諫言赦免。憂國扶民,德布天下,為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盧植:字子幹,本世界關係背景(與黃埔嵩,朱儁關係莫逆)
主公:李旭
忠誠:99
武力:75
統帥:96
智謀:92
政治:95
技能:統御萬軍,儒學大家。
統御萬軍:盧植做為一地留守時,麾下眾文臣武將全體屬性提升致80,全體士兵全屬性+2,士氣提升。
儒學大家:盧植所鎮守的地方,士子成材率提升30%,各學堂,學府,學習氛圍提升。
羈絆:漢末柱石
漢末柱石:與黃埔嵩,朱儁同一陣營時啟用,
效果:麾下士兵不會受戰損影響,可戰至剩一兵一卒也不後退。
歷史簡介:
盧植(?-192年),字子幹,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東漢末年名臣、經學家。
盧植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成為鄭玄、管寧、華歆[2]的同門師兄。曾先後擔任九江郡、廬江郡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同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東觀漢記》。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盧植被授為北中郎將,率北軍五校將士與張角交戰,將其圍困在廣宗。後被宦官誣陷下獄。皇甫嵩平定黃巾後,推功於盧植,使其復任為尚書。權臣董卓企圖廢黜漢少帝時,百官無人敢有異議,唯有盧植挺身抗辯,險遭董卓殺害。因蔡邕等人相救,僅被免官,隱居上谷軍都山。後被袁紹請為軍師。初平三年(192年),盧植去世。臨終時僅著一件單衣。唐代時配享孔廟,北宋時被追封為良鄉伯。
盧植為人剛直,文武兼備,曹操稱讚他“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也”。元人亦認為他“挾幽朔之氣,高壯質烈力與寇角,以衛君存國為己任”,勇氣堪比古時的“賁育荊諸”。白馬將軍公孫瓚以及蜀漢昭烈帝劉備皆為盧植門下弟子。盧植身後,范陽盧氏後來也成為魏晉隋唐的大族。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等,今皆佚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