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文成帝(第1/1 頁)
無論哪個國家,皇宮內府與朝廷是兩碼事。
當初前太子拓跋晃之死,皇宮對外宣佈是暴病身亡。
因此,太子府並沒遭到朝廷騷擾。
遺孀太子妃、少爺小姐們的待遇也沒降低。
現在,皇帝拓跋燾薨逝僅僅半年,新皇又崩了。
皇宮裡面亂做一團。
長孫渴侯在獨孤尼暗中幫助下,親自求見前太子妃鬱久閭氏,表達來意,說十萬火急,必須立即見到世子拓跋濬。
鬱久閭氏怎麼會輕易相信他?推說也不知道兒子在哪裡。
長孫渴侯沒辦法,只得對天賭咒,發下毒誓。
鬱久閭氏這才讓人領著長孫渴侯去找兒子。
拓跋濬剛滿12歲。
他見到長孫渴侯帶著幾十個甲士來到,並不驚慌。反而將乳母常氏護在身後。
如果是友軍,自然是好事;如果是敵人,驚慌、反抗也無用。
長孫渴侯對拓跋濬躬身行禮,道:“老臣尚書令長孫渴侯,見過世子。世子,咱們長話短說,永平帝已薨。老臣和殿中尚書源賀、南部尚書陸麗、侍中薛提等幾位大人,決意擁立世子登基。請世子現在即刻隨老夫回去。遲則恐會生變。”
拓跋濬身為太子拓跋晃嫡長子,5歲時就得到皇爺爺拓跋燾喜歡。
他已滿12歲,對朝廷最近發生的事,有了比較成熟的認識。
對自己繼承大位這樣的概念,並不陌生,也不意外。
拓跋濬點點頭,抱拳對長孫渴侯彎腰行禮,道:“多謝尚書令大人。在下跟您走。”
長孫渴侯閃身躲了躲,道:“不敢當世子大禮。咱們這就快走吧。”
說完,揮手。
有侍衛牽來軍馬,扶拓跋濬和乳孃常氏上馬。
於是,長孫渴侯領著幾十甲士,護著世子、乳孃,朝平城城內疾馳。
源賀、陸麗領侍衛在城門口接應。
到了皇宮門口,獨孤尼親自帶著大量羽林軍在皇宮門口迎接。
幾人稍加商議,立即達成一致意見:長孫渴侯、源賀帶著拓跋濬,在羽林軍護送下去見赫連皇后,要求皇后下懿旨:拓跋濬繼承皇位。
獨孤尼、陸麗帶兵去捉拿宗愛及其爪牙。
宗愛身邊的武裝人員,一部分是他賈周帶領的黃門死士,50來人;大部分是羽林軍侍衛。
獨孤尼一到,羽林軍立即站到自己老闆身後。
賈周還想反抗,獨孤尼一劍將其梟首。
那幾十個黃門侍郎見到這架勢,紛紛解下身上武器,拋到地上,投降。
獨孤尼與陸麗對視一眼,還是點點頭、同時使勁揮手。
獨孤尼的羽林軍和陸麗的侍衛甲士齊齊出手,將宗愛和那些黃門侍郎全部亂刀、亂槍屠滅。
接著,獨孤尼和陸麗對皇宮展開全面搜捕,對抓到的宗愛同黨,立即就地斬殺。
這是幾位大佬之前一致決定的方案。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舉。
只有殺光了宗愛同黨,才能避免夜長夢多、糾纏不清。
十月初三,拓跋濬在永安殿即皇帝位。改年號興安。
拓跋濬後來被稱為文成帝。
文成帝頒佈的第一道詔書是夷滅宗愛、賈週三族。
前面提到過,夷滅三族是指:屠光自己本姓家族(即父族)、母親一族、妻子一族。男女老幼一個不留,嬰兒也不放過。
相近的懲罰是誅九族:殺死自己本族的、上下四代同姓成年男丁及主要異姓女子。
誅九族時,16歲以下的,除了個別,不論男女一般不殺;成年異性女子,除了身份重要的,一般不殺。
所以,誅九族比夷滅三族要輕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