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自我(第1/2 頁)
“小雨媽媽,您覺得小雨小時候和現在有什麼變化嗎?” 沈雪弦撫摸著攤開書頁上的一行行字,問道。
“小雨小時候?” 李晴有些奇怪警察為什麼會問這些,但也順從地回憶著。
“小雨小時候也很乖,很聽話。
她小時候喜歡足球,但和小朋友一起踢足球時,只要我叫她,她就會乖乖地跑過來跟我回家。
教過小雨的老師也說她是個很乖的孩子,在學校認真聽課,寫作業也很認真。
就是她小時候還挺喜歡撒嬌的,現在不怎麼跟我們撒嬌了。
也是長大了吧,有自己的心事了,也不怎麼跟我們說學校的事情了。”
李晴慢慢地回憶著,又開始掉眼淚。
“您真的瞭解女兒嗎?” 沈雪弦聽到這裡,看向成小雨乾淨整潔的屋子,嘆了一口氣。
“什麼?”李晴愣住了。
“無論是小時候還是現在,您對成小雨的評價都是聽話,乖巧這一類的詞。
您舉了踢球這樣的生活小事作為例子,還提到了老師對成小雨的評價,來強調和證明您對成小雨的認知。
但這本身就存在矛盾。
乖和聽話,這兩個詞是建立在順從的基礎上的。
而順從則意味著,按照外界的干預而生活。
也就是您提到的例子,成小雨喜歡踢足球,但每次都會聽話地回家。
您可以說,這並不代表什麼。玩得太晚,媽媽叫小朋友回家而已。
母親叫貪玩的孩子回家,這當然沒問題。
但您在描述時,下意識用了‘只要’、‘就’這樣的描述詞。而這種描述詞本身就帶有條件性和即時性。
後面的‘乖乖的’,則是對行為的肯定。
這種評價和描述,往往出現在談判中佔有主導地位一方的口中。
也就是說,在那時的成小雨眼裡,有了要順從比她高一級地位的人的認知。
比如父母,還有老師。”
沈雪弦坐在了成小雨的椅子上,她的能力在霍城一案中已經有了增長。
坐在成小雨的椅子上,她好像能夠捕捉到一絲屬於成小雨的情緒。
那是一種掙扎和矛盾交織的情緒。
聽到了李晴對於成小雨小時候的回憶,沈雪弦才明白這種矛盾和掙扎是什麼。
或許成小雨並不喜歡別人眼中的自己。
“警察同志,我的女兒已經失蹤了。
你們不去找人,反而憑几個字,幾個詞在這裡譴責我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過分了。”
李晴說不過沈雪弦,便看向萬茗,說著說著又掉了眼淚下來。
“成小雨母親,不如聽完我同事的分析。這也是成小雨失蹤的原因之一。”
萬茗抱著雙臂,淡定地說道。
“您可能覺得我冤枉您,父母哪有不愛孩子的呢?
沒錯,您和小雨爸爸的確愛小雨,小雨自己也知道,所以她才選擇了變得乖巧。
她曾經喜歡的足球,現在卻在她的房間裡找不到任何相關的痕跡。
她對自己的東西擺放很執著,是因為她還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地方,自己的選擇。
她曾經會向你們撒嬌,但現在卻跟你們疏遠,是因為她已經將過去的自己埋在了心底。
現在在你們面前的,是偽裝過後的,努力成為懂事的大人的成小雨。”
沈雪弦的淡淡的聲音在房間裡迴盪。
李晴已經不計形象的癱坐在了地上,她沒有想到小雨會是這樣想的。
他們是希望小雨好好的長大,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後衣食無憂一輩子。
可是他們的愛成了小雨束縛自己的枷鎖,讓女兒生活在父母和自我的糾結矛盾之中。
沈雪弦從椅子上站起來,上前扶起李晴,讓她坐到床上:
“父母和子女的愛是本能,但把愛變成彼此緊密連線的紐帶,還需要平等交流。
拋掉身份,父母曾經也是子女,你們才是最應該懂她的人。”
沈雪弦說著,將成小雨桌子上的《愛麗絲夢遊仙境》遞給了李晴。
“這本書小雨應該看了很多遍,我覺得你們可以多看看。
希望有一天,你們會在書中明白小雨。”
“謝謝。” 李晴抱著書淚流滿面。
“沈顧問,你覺不覺得,這桌上少了點什麼?” 萬茗站在書桌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