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致鬱網站(第1/2 頁)
“監控影片顯示二人出現的時間是4月29日的早上6點,從成明社群的東南門進入。
大家將重點放在這個時間之前的東南門外面必經之路上的早餐店,他們有可能見過成小雨和嫌疑人。
還有注意查詢成小雨和嫌疑人出門的時間和地點,他們不一定還會從東南門出去。另外兩個門也要仔細查詢。”
連錚看著電腦上萬茗發過來的截圖,立刻給青城警局的警員們下達任務。
沈雪弦將截圖發給了包鸞,讓包鸞帶著人去成小雨家小區附近問問店家是否見過這兩人。
有了具體樣貌和身材找起人來方便多了,很快青城警員找到了成小雨和嫌疑人在北門的出門影像。
出門時,成小雨的情況明顯不對,像是受到了驚嚇一樣,離那個男人近一點都要打顫,但是又不敢離那個男人太遠。
男人在成小雨身後不遠不近地走著,目光始終盯在成小雨的身上,但明顯帶了一些不耐煩。
而這段影像監控顯示的時間是4月29日的中午13點。
早上6點和中午13點這兩個時間段,換做市區,是一天中人流量相對較少的時間段。
但是放到位於市郊,以老人和拮据的上班族為主的成明社群,則是流量相對較大的時間段。
按照一般的嫌疑人犯罪心理,必然是要選擇人流量較少的時間段,來延緩犯罪事實被發現的時間。
但是這個人卻反其道而行之,甚至還特意看了監控攝像頭,明顯是不怕或者希望被警方發現。
“萬茗,目前看來這個人不是一般的犯罪嫌疑人,他有很重的反社會傾向,而且善於玩弄人的心理。” 沈雪弦看了很久監控截圖說道。
“嗯,我們必須儘快找到成小雨。” 萬茗也覺得這件案子很棘手,晚找到成小雨一天,成小雨就多一分危險。
但目前只有嫌疑人的監控影片截圖,身份姓名都無從得知。
如果發出通緝令,只會打草驚蛇,加速成小雨的死亡程序。
目前只能從附近商戶的監控錄影來判斷嫌疑人可能會出現的地方了。
“我讓包鸞給我發了深藍網站的連結,或許可以從這裡試試,能不能找到新線索。”
沈雪弦說著,手機就收到了包鸞的訊息。
“沉昭,我們已經成功地用虛擬ip建了一個新賬號。
按照你的想法,我已經在用賬號模擬抑鬱和焦慮的心態在上面發了帖子。
不過目前還沒有網站人員來聯絡。
但是有很多和成小雨一樣的人會在下面回帖說最近的生活,抑鬱的情緒等等,數量很多。”
包鸞的資訊證實了沈雪弦的猜想。這個所謂的心理療愈網站確實吸引了很多和成小雨、常明偉一樣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的人。
那麼接下來,他們要做什麼?把這些走入絕望的人聚集起來有什麼目的呢?
沈雪弦將包鸞附在資訊上的深藍網站連結發到了電腦上開啟。
整個深藍心理療愈網站瀰漫著一種寧靜而沉重的氛圍。
頁面上,討論區的一篇篇帖子記錄著抑鬱者們內心的痛苦、掙扎和了無生趣。
他們在這裡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空間,彼此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試圖在痛苦中找到彼此,在互相理解中艱難生存。
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像是被淚水浸溼過的紙張,上面流淌著痛苦和掙扎的字跡。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似乎都承載著無盡的哀傷與困苦,讓人讀來心生憐憫。
這些文字彷彿是一道道沉重的枷鎖,束縛著發帖者的心靈,使他們無法掙脫現實的困境;又好似一聲聲淒厲的吶喊,試圖衝破黑暗尋求一絲光明,但卻最終湮沒在茫茫人海之中。
網站上還有一些人表示,與深藍心理療愈師的聊天讓他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
他們在療愈師的引導下,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他們終於可以觸及光明和自由,不再囿於無盡而綿長的黑夜。
沈雪弦一點一點地梳理著那些帖子,那些和心理療愈師交流過的賬號,之後便再也沒有在網站上發過任何訊息了。
沈雪弦將這些賬號,以及他們最後一次出現的時間都記在了本子上。
已經夜深,萬茗一直在旁邊陪著她,幫著她整理這些內容。
其他警員看過監控影片之後,連錚派他們去盤查成明社群周邊的店鋪,然後直接下班了。
看萬茗和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