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落幕(第1/2 頁)
燕京城說大很大,說小也很小。
若是製衣廠沒有因為新款式的毛衣引起一陣風潮,所謂的抄襲根本沒多少人會關注。
可巧事發在年關附近,正是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一傳十十傳百,短短時間內就人盡皆知。
為了趕時髦費老大勁搶到,恨不得穿在棉襖外頭出去顯擺的新毛衣,短短兩天就完成了從時尚單品到燙手山芋的轉變。
百貨大樓、百貨商店退貨的人不知凡幾。
為了平息群眾的情緒,同時也要避免商店的交易受到影響,各家商場只能自己先吃啞巴虧,將錢給退了回去。
這是各大商店頭一次遇到大規模的退貨退款事件。
經歷過長期的計劃經濟時代,商品緊缺,人們買東西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會下手,若非商品本身存在明顯缺陷,幾乎不會發生退貨的情況。
事情上報後立刻引起了領導的重視,瞭解之後立刻通知製衣廠的廠長和書記過去談話。
談話的重點無非就是要平息輿論、降低影響。
製衣廠今年本想憑著業績在同行們面前出出風頭,結果風頭還沒出夠,就成了出洋相。
現在外面討論得沸沸揚揚,沒幾個同行在裡面攪渾水根本不可能。
兩位領導談話回來,知道周穎根本沒把事情解決,臉色比大凍梨還黑。
為涉及抄襲,現在新貨賣不出去,成品擠壓在倉庫裡不說,被退回來的貨品也需要處理。
之前有好幾個鄰省的大訂單,現在聽到風聲,也害怕進貨後步了燕京各大百貨商店的後路,都還在觀望。
市裡的局面已經這樣了,就算再挽回也好不到哪去,當務之急是穩住外省的單子。
如果訂單取消,製衣廠肯定要有一大筆平不掉的爛賬。
幾人商議一番,終於決定了應對方法。
既然師蘭選擇利用輿論的手段來對付他們,難道他們就不會以牙還牙嗎?
事情反轉發生在第三天。
師蘭拿到最新一期晚報,看完後都氣笑了,“這家報紙還吃兩頭啊!”
霍驍看過之後皺了皺眉,“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個廠子的領導班子也是糊塗的。”
在這篇文章中,製衣廠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對職工管理不夠嚴格,涉事相關人員全部開除,同時對師蘭這個受害者表示歉意。
乍一看沒什麼毛病,騷操作在後面,大篇幅地開始賣慘,製衣廠現在有多少積壓的貨物,會造成多麼大的損失等等。
最後製衣廠還公開表示,只要師蘭願意將設計稿賣給廠裡,降低損失,製衣廠願意出一個她滿意的價格。
“怎麼看著怪怪的?”方玉梅讀完,心裡有股說不上來的奇怪。
誠然製衣廠的損失確實巨大,表示要跟師蘭協商的態度也非常誠懇,但看著怎麼就讓人非常不得勁呢?
“當然奇怪了。”師蘭聳了聳肩,“人家這是反過來用輿論壓我,把我架在火上烤。”
整篇文章就傳達一個意思:我錯了我道歉,我受了損失,還願意出錢來買,你不原諒我就是沒有社會公德心。
眾人當然是更願意同情弱者,跟整個廠子的職工比起來,師蘭的利益當然可以忽略不計。
委屈她一個,幸福幾百人。
更何況製衣廠都說了,願意花錢來買也不算委屈。
她高高興興答應才是皆大歡喜,否則就是不識趣、自私。
“個個都是黑心老王八!”方玉梅咒罵幾句,“那咱們就吃這個啞巴虧?”
甭管他們願意出多少錢,就是這口氣咽不下去。
“怎麼可能?”師蘭篤定地笑了笑,“媽你就看著吧。”
至於製衣廠在報紙上說的什麼‘讓她滿意的價格’,師蘭根本不考慮。
他們既然能一而再做出道德綁架的事情來,等她拿了錢,說不定還要特意再報道一次。
廖鈞沒想到能這麼快見到師蘭。
他還以為看了最新的一篇報道,對方不會再搭理他了。
自己就是握筆桿子的,哪能看不出來製衣廠的回應到處都是問題,表面上是低頭認錯,實際上是在用輿論在迫使師蘭接受他們的道歉。
“那篇文章不是我寫的。”
他有些心虛,報道抄襲的那一期報紙銷量翻了幾番,報社卻扭頭就站在了師蘭對家那邊。
不過他人微言輕,個人的反對起不到任何作用,報社依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