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完成合作(第1/2 頁)
於向虹眼光毒辣,市場沒開放前就偷偷摸摸給人做衣衫賺錢了。
前幾年政策出臺,她立馬選擇了做個體戶,從擺攤開始,發展到現在,已經開了兩家分店。
在羊城的服裝市場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她很關注時尚資訊,還託人從港城帶國外的服裝雜誌回來,各類電影期刊同樣在她的必讀書單中。
當初喬月舒到她店裡買衣服,於向虹第一眼就認出她是前段時間憑藉抗戰電影紅起來的女演員。
喬月舒不缺錢但也沒到隨便花的地步,衣服全靠定做是不可能的,於向虹這裡的衣服合她的口味,一來二去兩人就熟悉起來。
不久前,喬月舒要拍雜誌,便到她這裡來選購衣服。
於向虹意識到有利可圖,當即就跟她提議,如果雜誌火了帶大是衣服的知名度,讓喬月舒可以不經意地透露衣服來處。
喬月舒長得漂亮演戲還有靈性,雜誌社給足了面子讓她上了封面,那一身裝扮自然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事後於向虹也按約定付給她分成。
經此一事兩人關係更親近了些,喬月舒才知道,原來於向虹的衣服很大一部分是她親哥哥於向前的製衣廠生產出來的。
這不師蘭想要找個代工廠,喬月舒立刻就想到了來於向虹合作,至少兩人有過合作經歷,目前看來還是比較可靠的。
師蘭現在除了店面啥都缺,她也想自己設計自己生產,什麼都掌握在手裡。
但買裝置不僅需要錢還需要關係,恰好兩者她現在都沒有。
想賺錢,實力和運氣都缺一不可,她早就看好了時機,1984年,內地引進了一部現象級火爆日劇,其中女主的裝扮掀起一陣狂熱的時尚潮流。
現在電視劇還沒在內地上映,但在國外已經火了很久,前不久,《群眾電影》這家知名度很高的電雜誌還專門做了介紹。
這次來羊城,師蘭帶了三套衣服設計圖,全是女士的。
一款是偏職業化很板正顯精氣神的正肩白襯衫,搭配菸灰色直筒裙,
另外兩件上衣也是襯衫,一件是尖領設計,能顯得人臉小且脖子修長。
最後一件是寬鬆風格,比較休閒。
另外兩件下裝都是牛仔褲,一條是高腰微喇,一條是前開叉設計。
既然要借東風,師蘭這幾件衣服,都跟電視劇女主演那幾套比較出圈的風格有點像,但細看設計又是不同的。
於向虹要求看設計稿才決定是否合作,她大哥雖然是製衣廠的老闆,實際上真正的管理者是她自己。
既然要合作,該有的誠意自然是要有的,師蘭拿出其中一份設計稿,就是她最中意的牛仔褲。
比之這個年代即將開始流行的浮誇拖把風喇叭褲,她這款兼具‘新’的同時兼顧了大眾的接受程度,至少旁人看了絕對不會將它當成奇裝異服。
幾乎是第一眼看到,於向虹就覺得這門生意有的做,因為她現在就像把實物穿在身上!
“師小姐。”她換了稱呼,“這衣服做出來了,是否能放在我的服裝店裡出售?”
帶師蘭過來之前,喬月舒就已經跟於向虹清楚表示過,自己的這位朋友非常看重個人原創,版權意識強烈,最痛恨的就是抄襲。
所以於向虹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偷偷摸摸留下設計稿打版。
在做生意這件事上她有清晰的認知,坑蒙拐騙或許能獲得一時的利益,但只有真誠,才是立足之本。
“我當然願意。”師蘭不介意多掙點錢,但前提是這些衣服必須掛她自己標牌。
對這一點於向虹也有心理準備,兩人很快就達成一致意見,約好晚上等師蘭安頓好了,她會帶著於向前去茶餐廳請大家吃晚茶。
當家作主的於向虹做事靠譜,於向前充其量也就是個工具人,晚上談得十分順利。
第二天於向虹又帶著師蘭參觀製衣廠。
製衣廠規模不大,三十來個女工,兩個負責打版的老師傅。
師蘭看了他們生產出來的成衣,走線規整用料也良心,質檢也算嚴格,基本符合她的要求。
雙方都很滿意,坐下來商量協議細節,於向前更是表明等製衣廠手上這個單子完成,就能立刻開始做師蘭這批。
師蘭對布料、打版都有嚴格要求,雖然麻煩了點,但相對的,她給出的報酬在市場價裡也屬於較高的層次。
簽好協議雙方客氣道別後,於向虹又細細囑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