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蝗災降臨,振聾發聵(第1/2 頁)
趙無疆親自帶著剩餘玄甲軍尋找跌落山崖的玄甲軍士兵的屍體和戰死在山巔的玄甲軍屍體,將他們的屍體收攏好後,帶著剩餘的玄甲軍朝著大唐境內緩步離去。
至於那一千李靖留下的府兵,則被趙無疆打發的前去幫助李靖等人。
回去的路比起來時,要好走不少,即便如此,趙無疆等人也足足走了兩個多月時間,這才回到長安之中。
原本,按理來說,趙無疆這邊雖然不是跟隨大軍一起回返長安的,可他們立下這等不世之功,出發時三萬玄甲軍,回來時,除了那率先回返長安的萬餘玄甲軍外,餘者要麼死去,要麼渾身帶傷。
如此功績,李二應當率領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他們的。
可是,直到他們接近長安城門,趙無疆還是沒有看到李二等人的身影。
這等情況讓趙無疆眉頭緊鎖,倒不是他在乎這些虛榮,若這次只是趙無疆獨自回來,趙無疆什麼都不會說,對於他來說,他只是做了一些該做的事情罷了。
可這次回來,不僅僅是他,還有羅通等跟他出生入死的人,還有那被打殘編制,依舊跟他奮戰在最後一刻的玄甲軍士兵。
趙無疆即便不為他自己考慮,也該為玄甲軍全體將士考慮,該他們得到的榮耀,誰都別想拖欠。
心中不滿的趙無疆,帶著玄甲軍士兵站立在長安城門前,沒有在進去,堵住出入城的道路,靜靜的站立在原地。
大唐遍佈不良衛,他相信,在他們進入玉門關時,不良衛就將他們的蹤跡告知了李二,此刻,李二如此作為,當真讓趙無疆對李二升起一絲不滿來。
殊不知,此刻,人在皇宮的李二也是頭疼不已。
一方面,趙無疆率領玄甲軍一戰創造滅三國的不世之功,他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和皇后太子等人出城迎接英雄的歸來,這是合理之事。
可是,一來,趙無疆率軍在大草原上大肆殺戮,這一戰之下,光是死在趙無疆等人手中的生命高達八十餘萬。
這可不僅僅只是一個數字這麼簡單,即便是大秦時期殺神白起,一戰之中,也沒滅過這麼多人,這恐怖的數字,讓大唐這邊的大儒炸開了鍋,每日堵在皇宮死諫,請命讓他嚴懲趙無疆。
二來,隨著春季過去,天氣越來越炎熱, 大唐南方居然開始爆發蝗災。
得知訊息的那些大儒們,更是一個個的上書,說這蝗災爆發,就是因為趙無疆殺戮過甚,這才天降懲罰,若是在不治趙無疆之罪,觸怒老天,大唐還有災難降下。
這也是李二即便得知趙無疆率領殘餘的玄甲軍回到大唐境內後,也沒率眾出城迎接的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是,那些該死的世家,為了報復趙無疆,居然大肆在民間煽動謠言,將這個屎盆子牢牢的扣在趙無疆的頭上,諸多不明所以的百姓這段時間聚集起來,威逼他嚴懲趙無疆。
在這件事解決之前,即便趙無疆立下了這等不世之功後,他也不敢封賞趙無疆。
另一邊,趙無疆率領殘餘玄甲軍,渾身甲冑還殘留著血印的模樣,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們駐足觀看,一個個對著趙無疆等人指指點點。
沒多久,更是有一老者聞聽訊息,帶著長安城的諸多儒家學子趕來此處,劈頭蓋臉的對著趙無疆一頓怒罵:“趙無疆,你該當何罪?”
趙無疆莫名其妙的看著老者,這老者,他知道是誰,他便是李二在秦王時期,府上的十八學士之一,祖上更是孔聖人,乃是孔聖人三十二世孫,根正苗紅的聖人後裔,在大唐儒林之中,老者擁有很高的聲望。
李二登基之後,封此人為國子監祭酒,負責大唐皇子,重臣子嗣經學老師,在大唐中,被許多人尊重。
“不知本將何罪之有?”
對於這等老頑固,趙無疆沒有任何好感,儒家,也許在初期的儒家,對神州來說有非常大的幫助,初期的儒家也是最純粹的儒家學說。
可是,經過時代的變遷,加上綿延的戰火,許多儒家精髓都毀於戰火之中,這導致後世許多人將聖人學說曲解。
“哼,你還不知罪,一戰之中,滅了近百萬生命,吾大唐以仁治國,若是四方異族得知此事後,該如何看待吾大唐?”
“你這冷血屠夫,屠殺如此多的生命,觸怒上天,讓上天對我大唐降下責罰,爆發蝗災,還不束手就擒,隨吾前去金殿請罪,以免再次觸怒上天,對我大唐降下更多的災難,使我大唐百姓遭受災難之苦!”
老者聽到趙無疆的話後,怒氣勃發的指著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