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前方賑災,抓捕蝗蟲(第1/2 頁)
四周的大臣聽到趙無疆的說法,褒貶不一,有的,認為趙無疆在做作,蝗災自古以來,都沒有聽說過如何治理,只能提前將還未成熟的秧苗割下,隨後焚燒稻草,用煙將蝗蟲隔離在一片區域。
亦或者用人工撲打,只是,這種方法太過費人力,所以,只要在蝗災時節,各城池便會顆粒無收。
而且,蝗蟲影響範圍十分廣泛,一個城池的東西吃光後,它們便會飛往其他的地方,繼續吃食百姓們辛苦耕種的糧草。
有的時候,就連沿途的樹葉和樹皮都會被這些該死的蝗蟲給生生吃掉,將蝗蟲所過之處,悉數化作荒蕪一片的野地。
所以,那些大臣認為趙無疆是在裝腔作勢,為的便是博取李二的好感。
尤其是裴寂,他心中也暗自盤算著,如何在趙無疆治理蝗災無果後,大肆將這個訊息宣揚出去,讓人攻訐趙無疆。
當然,除了這些大臣外,還有的如杜如晦等人跟趙無疆接觸稍多的大臣則無比的期待的看著趙無疆。
縱觀他們認識趙無疆以來,趙無疆從未說過任何一句虛言,許多常人看來辦不到的事情,只要趙無疆說出了,那麼他就必然可以辦到。
這段時間,他們也在為蝗災爆發而感到頭疼。
如今的大唐雖然不缺錢,可是,東西突厥和吐谷渾的地盤即將歸於大唐之手,這些地方的牧民需要內遷,邊民需要外遷,這些可都是需要錢糧的地方。
還有那些異族,看到大唐極具攻擊力,會不會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情,尤其是跟東西突厥和吐谷渾接壤的異族地盤,他們會不會為了阻止大唐擴張之路從而聯合起來。
所以,這些地方都必須要安排大軍坐鎮,只有如此,才能防備邊境的安全。
而這些東西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錢糧。
原本,以大唐的體量和國庫,四方糧倉的存糧,加上趙無疆在出徵前為大唐賺取的豐厚錢糧,讓大唐可以毫無顧忌的吃下這三個國家的地盤。
可是,蝗災一爆發,代表著今年將顆粒無收,而土豆產量雖高,可一來不可當做主食食用,二來,因為時間的問題,土豆也沒大面積繁殖。
所以,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在為蝗災的事情發愁。
如今乃是夏季,蝗災也是剛剛爆發,僅僅侷限於江南幾個城池和北方零星的城池周圍有蝗災爆發的跡象。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推測,這蝗災必然會大規模爆發,屆時,大唐今年別說有存糧了,不將國庫掏空就算好的了。
現在,趙無疆提出他有計策治理蝗災,這讓杜如晦等人,包括李二都欣喜異常。
“陛下,當務之急,乃是讓百姓們大量的養殖雞鴨鵝等家禽,將那些深埋土裡,還未徹底長出翅膀的蝗蟲吃掉。”
“其二,下達聖旨,讓百姓們捕捉蝗蟲,朝廷這邊定好價格,收購這些蝗蟲,並且,在必要之時,還可鼓動百姓以那些蝗蟲為食,吃掉那些蝗蟲!”
“其三,在蝗蟲爆發之地,設定大量的篝火,夜間點燃篝火,吸引那些蝗蟲自行飛入篝火之中,自殺而死!”
“如此一來,三管齊下,蝗災當不是問題。”
趙無疆接受賑災大臣的職位後,當即將自身的計策說了出來。
四周的大臣聽到趙無疆的話後,不屑一顧,反倒是杜如晦等人開始思索了起來。
若是尋常人說這幾個方法,他們必然會嗤之以鼻。
朝廷花費錢糧,收購這些蝗蟲做什麼?
吃?
別鬧,正常人怎麼會吃這種東西?
可是,這話乃是趙無疆說出來的,這就由不得杜如晦等人不重視了。
“無疆,收購蝗蟲有什麼用?還有,這些蝗蟲真的能吃嗎?”
“其外,鼓動百姓大量的養殖雞鴨鵝三種家禽,可一旦蝗災渡過之後,雞鴨鵝這三種家禽豈不是會氾濫?要知道,這三種家禽可不值錢啊,到時候,百姓們必然不願意養殖這三種家禽,如此一來,朕難道要強制執行麼?”
在大唐,雞鴨鵝三種家禽根本賣不上價格,百姓們家中最多也就養些母雞,專門下蛋,給自己的孩子補充營養。
加上這三種家禽根本賣不上價錢也就罷了,還要以百姓辛苦耕種的糧食材料餵養,所以,在民間,百姓們少有飼養這三種家禽。
如今,趙無疆卻讓李二釋出讓百姓大量飼養雞鴨鵝三種家禽,這對李二來說乃是一件艱難的抉擇,
“蝗蟲自然能吃,以菜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