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最後調整(第1/2 頁)
時間匆匆而過,現如今青州的經濟,也已經到了一個極限,經濟總量已經高達六千五百億,省會城市才四千九百億。
青州比省會城市,整整多出了一千六百億,這其中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經過市統計局計算,青州人均可支配收入三萬多,適齡孩童入學率百分之百,人均工資每月三千多……(架空)
許多原本處於窮鄉僻壤的棚戶區,也已經經過了改造,還有荒地開發,老城區改造,高架橋,立交橋,還有醫院,學校等都建設了起來。
王昊也是時候動一動,去更加適合他的位置了。
在王昊的領導下,青州走到了一個從未到過的高度,在巔峰時刻,一度碾壓南州,燕市,蜀都等城市。
雖然說後面被南州和蜀都等城市追上,但是青州的發展,那也是不可小覷的,只能說前者那些城市,底蘊實在是太強了。
而且,青州帶動了周邊的城市,使得其他城市發展迅速,無論是重工業,亦或者文化旅遊方面,那都是進步神速。
山南這個所謂的“工業重省”,也展現了它的巔峰,一度力壓江南,僅在老大哥南粵下面。
若是論工業的話,山南更是碾壓了南粵,哪怕南粵有著世界工廠,也比不過山南,論經濟的話,那山南還差很多。
現如今,山南有著兩個副省級城市,一個計劃單列市,經濟發達,可謂是十分的輝煌。
就連黃揚書記和李省長,去開會的時候,那都是面帶笑容,揚起高傲的頭,與南粵,江南等省裡面的大領導談話時,那叫一個威風凜凜,直接就是支愣起來了。
很快,上面便下達了新的指示,免去王昊省委委員,常委,青州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的位置,另作任用。
這個訊息來得並不算太突然,因為王書記即將要調走之前,便傳出了大量的訊息,也引起了許多的猜測。
所以,當調令真正下來的時候,並沒有太多人驚訝。
不過在網上,卻有很多青州的百姓,都希望王書記能留下來,繼續帶領著青州,讓青州變得更好,甚至能夠成為金融中心。
“王書記要走了,唉,我就知道,像王書記這麼優秀的領導,遲早都會得到重用的,沒想到這一天這麼快就來臨了。”
“是啊,王書記才來青州兩年,我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領導,我希望是多多益善啊!”
“雖然很不捨,但是王書記有著更好的選擇,而且,日後王書記有機會上……也可以繼續造福我們啊!”
“有一說一,王書記這個領導是真的好,光是免費醫療這一項工作,就沒得黑!”
“……”
網路上,王書記的話題,那可是一面倒,都是讚揚王書記的,一千條資訊裡面,都難找出幾條辱罵王書記,或者說王書記幹得不行的資訊。
由此可見,王書記在青州僅僅兩年時間,就得到了大眾的認可,百姓的讚揚。
而王昊不再擔任青州的書記之後,由青州市長蕭辰同志,接任王書記的位置,副書記黃欽昌同志擔任青州市長,市委秘書長黃雪娜同志,擔任青州副書記一職。
至於青州市委秘書長一職,則是由中江省江市調任而來的黃淼同志擔任。
青州的十三位市委領導,也就此落下帷幕。
新班子新氣象!
以蕭辰為首的青州班子成員,都表示一定嚴格落實王書記留下的指示,帶領著青州,走上另一個高度。
王書記之前一直在做的,還沒有做好的,他們現在這一屆班子,會繼續延續這些工作,直到把工作做好為止。
在王昊被調離之前,他將許平外放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王昊進部後沒多久,在一個合適的時候,許平就從正科級,被提拔到了副處級,市委辦公廳一處處長,副處級幹部,同時也是青州含金量最強的副處級。
在王書記的任命,還有一個月下來的時候,一次常委會上,時任市委秘書長的黃雪娜同志,推薦許平同志為青州市,市南區常務副區長。
市南區是青州的駐地區,經濟總量是青州第一,在市南區擔任常務副區長,分管經濟方面的工作,許平的工作崗位,可以說是含金量滿滿,市裡對他的態度,那也是屬於十分看重那一種。
而且,如今許平也已經結了婚,他的妻子是蕭辰同志的侄女。
黃雪娜一推薦,立刻就獲得了其他同志的認可,唯有蕭辰因為“避嫌”,所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