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不聽老人言,開心好幾年(第1/2 頁)
錢華對於這本《陶冶圖說》其實並沒有太過強烈的購買慾望。
究其原因,還是在品相上。
但怎麼說人家這是專門找自已出貨,總不可能連價都不問就送客吧?
萬一對方要價不高的話,還是很值得入手的。
所以錢華並沒有第一時間將《陶冶圖說》放下,而是朝著梁海問道:“粱老弟,這本圖冊您準備賣多少呢?”
“一千八百大洋。”梁海想都沒想的便是答道。
顯然,這價格他早就已經定下。
並沒有因為在場眾人對於品相問題的議論而有所遲疑。
只是眾人聽到這個價格,都是露出一副興致全無之色。
對於如此品相的《陶冶圖說》而言,這價格過高了。
要知道,在民國這會,有一個不成文的定律。
那就是同一畫家同樣的一幅書畫類作品,完好和破損的價格,相差足有幾百倍。
不過錢華並沒有選擇第一時間送客,而是跟梁海開始了討價還價。
誰叫這是最稀有的乾隆八年本呢?
“粱老弟阿,如果你這《陶冶圖說》品相完美的話,一千八百大洋我二話不說就掏錢了,可是書畫類作品,最忌諱的就是出現破損的情況,所以你這價格我實在收不了。”
“錢老爺,我也實話跟你說,要不是看其有些破損,我也不會只開一千八百大洋了。”梁海話裡話外,都表明了不會降價的意思。
錢華想了一下,開口道:“這樣,一口價,三百八十大洋,賣的話,你將這圖冊留下,跟著管家去取錢。”
“這價格賣不了。”梁海果斷拒絕。
錢華沒有選擇繼續加價,這就將手中的《陶冶圖說》放到桌上,朝著梁海開口道:“粱老弟,那我們唯有下次才能合作了。”
梁海見狀,目光從在場的眾人身上一一掃過。
見無人開口,也知道今天這圖冊是賣不出去了。
沒有過多的廢話他,這就將《陶冶圖說》重新收好,開口道:“錢老爺,告辭。”
說著,便是頭也不回的往包廂外走去。
而就在梁海的腿即將邁出包間的時候,一道清脆且透徹的聲音從他身後響起。
“等等。”
梁海聞言,腳步一頓,扭頭看向包間內最年輕的那位。
也就是曹子建。
除他之外,所有人也是將目光轉向曹子建,眼中充滿了疑惑之色。
不明白他喊住粱海做什麼。
“諸位,你們既然都不要這圖冊,那我這會出手,不算搶行吧?”曹子建先是朝眾人問了一句。
“子建,這都沒人準備入手,你當然不算搶行。”陳慶文開口道:“不過,這品相,一千八百大洋,高了呀。”
陳慶文這話,頓時得到了在場其他人的附和。
“老陳說的沒錯,這價格,都夠收一幅揚州八怪完好的畫作了。”
“是啊,小兄弟,你是老陳喊來的,那就是我們的後生,所以我友情提醒一句,三思吧。”
“沒錯。”
雖然有句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不過,這話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不聽老人言,開心好幾年。
曹子建並不是那種不聽勸的人,但他深知一個道理。
聽人勸可以,但不能聽人瞎勸。
起碼,在對方勸說前,你要有自已的主觀判斷意識。
就好比現在,眾人都覺得這《陶冶圖說》一千八百大洋不值得入手,但曹子建卻認為十分值得。
尤其是得到儲物戒指給予的各種獎勵之後,使得曹子建獲得了不少許多已經失傳的工藝。
這讓曹子建深刻明白,這些工藝都是華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瑰寶。
不是用金錢就可以衡量的。
而現在,一件‘國寶級著作’出現在自已面前,曹子建自然是想將其保留下來。
即便它有些殘破,但自已完全可以拿到現實世界找書畫修復師將其給重新修復。
因此,曹子建並沒有理會眾人的勸說,而是朝著梁海開口道:“剛剛這圖冊我還沒上手看過,現在可否先讓我鑑賞下?”
“可以。”梁海說著便是將圖冊遞給了曹子建。
曹子建接過,這就對著畫卷邊上的文字仔細看了起來。
這些文字是以行書的書寫方式。
字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