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修舊如舊(第1/2 頁)
‘陶冶圖說’這四個字,直接將秦文的思緒一下子就拉到了六十年代那會。
當時,流傳下來的影印本《陶冶圖說》對於華國瓷器復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會,為了創收外匯,大量手工藝品開始遠銷海外。
而華國作為瓷器之國,瓷器的外銷是必不可少的。
在當時領導的指示下,這一時期復燒了大量的瓷器品種。
而《陶冶圖說》中所記載了古法制瓷的詳細步驟,為瓷器的復燒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不至於讓這樣的傳統工藝消失。
好半晌後,秦文才回過神,小心翼翼的將《陶冶圖說》捧在手中仔細看了起來。
這一看,便是足足半個小時。
其中大多數時間,都是花費在瞭解這圖冊的基本狀況和損傷情況上面。
一番檢視下來,秦文難以置信的看向曹子建,開口道:“小建,這居然還是祖本《陶冶圖說》,太罕見了。”
所謂祖本,就是最初的刻印本,即後來刻印諸本作為依據的本子。
“不罕見的話,也犯不著請師傅您出馬了。”曹子建答道:“能修復嗎?”
“小建阿,你這問題問得就不對。”秦文搖頭道:“你應該問我,多久時間能將其完全修復好。”
這話,是秦文對自已能力的絕對自信。
“師傅就是師傅,厲害。”曹子建拍了句馬屁後,問道:“師傅,如果交由您親自操刀修復的話,大概需要多久呢?”
“等我一下,我先看看有沒有這個時期的裱料。”秦文說著,便是朝著自已書房走去。
等到重新回來時,手裡已經提著一個大大的箱子。
曹子建知道,這是師傅的寶貝,裡面裝的是他老人家收集的各種裱料。
修補古字畫有三個前提條件。
一,正確的修補思路。
二,過硬的技術。
三,修補的材料。
三者缺一不可。
凡是經秦文修復過的書畫,對應紙張、補絹等都會留意收集。
起初,曹子建對此還不以為然,直到有一次,秦文帶著他去見識了修復明代七尺絹本設色《山水圖》的過程。
當時,修復所需的補絹全部由秦文自已事前備好。
後來,隨著修復完成,這幅畫被人用顯微鏡複核。
發現補絹與要修復的絹本畫心材料相差無幾。
這件事給了曹子建很大的觸動。
他才明白,‘修舊如舊’才是書畫修復師存在的真正意義。
經過一番比對之後,秦文開口道:“小建,大概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曹子建明白,書畫修復工序繁多,最重要的就是“洗、揭、補、全”四道工序。
細分的話還有二十幾道小工序,每道工序環環相扣。
其中的‘補’是最費功夫的一環。
要選擇合適的補料進行補綴,必須與書畫用料在質、紋、光、色四方面保持一致。
所以,這是一個需要慢工才能出細活的工作。
曹子建擔心秦文身體會吃不消,這就開口道:“師傅,我不急的,你可以慢慢來,一個月都沒關係。”
聽到曹子建這關心之話,秦文笑道:“這書冊破損還不算特別嚴重,所以半個月對我來說綽綽有餘了。”
“那就麻煩師傅您了。”曹子建開口道。
“跟我還用麻煩一詞,見外了是不?”秦文瞪了曹子建一眼。
曹子建笑了笑,繼續道:“師傅,其實除了修復之外,我手頭還有幅畫,想讓你給我重新裝裱一下。”
“裝裱這事,你讓你爸去博物院書畫修復組找個人幫忙不就行了?”此刻,在秦文心裡,沒有什麼比修復面前《陶冶圖說》更重要的事了。
“這幅畫比較特殊。”曹子建開口道。
“特殊?”秦文挑眉問道:“具體說說。”
“本來,這畫是一體的,只是被人為的裁剪成了兩幅,所以需要師傅您,將兩幅畫合二為一。”曹子建解釋道。
“這好像也沒啥特殊的阿。”秦文嘀咕道。
“主要是別人的裝裱手藝徒弟信不過,唯有師傅您的手藝我才放心。”曹子建忙道。
“貧嘴。”秦文笑道:“將畫拿出來給我看看吧。”
趁著曹子建取畫的功夫,秦文也是將《陶冶圖說》給重新收好先放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