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華國最神秘的瓷器(第1/2 頁)
原本,他還以為攤主會將價格往上在報一報,哪曾想,居然直接答應了下來:“行,交你這個朋友,二十大洋就二十大洋。”
“老闆,你答應的未免有些太痛快了吧?”曹子建皺眉道:“我怎麼感覺有種被你框了的感覺?”
“公子,你要麼不還價,現在還價了,我也答應了,你該不會想反悔吧?”攤主連道。
“瞧不是誰呢?我可是一口唾沫一口釘的男人。”曹子建說著,便是從兜裡掏出了二十個銀元。
“公子敞亮。”見到錢的老闆連道。
由於攤位上售賣的東西都不是易碎品,所以打包就是包袱一卷的事。
“公子,好了。”老闆攤開手,示意曹子建可以給錢了。
然而,曹子建卻是伸出手,指了指對方邊上裝水的鐵皮壺以及他剛剛喝水的碗,道:“不是包圓嘛?這兩件還沒給我裝進去呢。”
攤主看著曹子建,剛想說,這就是我普通的喝水工具而已,你要來幹嘛?
但看著曹子建手中的二十大洋,攤主果斷選擇了閉嘴。
他怕自己說多了,對方反悔不要了。
畢竟鐵皮壺而已,要不了幾個錢。
至於自己喝水的碗,就連他也不知道是什麼朝代的瓷碗。
不過他也不是沒找人看過,只是那些人也說不上來,只說是一件比較有年代的物件。
價值嘛,不高。
畢竟沒有落款。
這讓攤主自然而然的將其歸類為了民窯普品。
於是,就被他拿來當做自己喝水的碗了。
“行吧,那都給你打包好。”攤主這就將鐵皮壺和碗遞給了曹子建。
曹子建接過的同時,將手中的錢遞給了對方。
攤主接過之後,一枚枚的開始檢查了起來。
確定沒問題後,朝著曹子建笑著點了點頭。
“那您忙。”曹子建說著,便是拎著包裹朝鬼市外走去。
望著曹子建的背影,攤主心中已經有了決定,這半個月還是先不來鬼市出攤了。
雖然剛才說了一經售出,不找後賬。
但他還是擔心曹子建找專業人士看過之後,發現其內一件值錢的貨都沒有,過來鬧事。
此時,曹子建拎著包袱出了鬼市。
至於那茶碗,這會已經被他收入了儲物戒指。
【叮,檢測到儲物戒指記憶體入一件唐越窯秘色瓷碗。】
【恭喜宿主,獲得秘色瓷燒造工藝。】
“果然,這是一件華國瓷器史上最具神秘感的瓷器,秘色瓷。”聽著腦海中的聲音,曹子建暗道。
如今,提到瓷器,首先想到的就是景德鎮瓷。
然而,在一千多年前,景德鎮瓷還屬於名不見傳的存在。
那個時候,最出名的,當屬北方的白瓷和南方的青瓷。
而青瓷的生產者,就是統治了南方地區一千多年的越窯。
越窯自東漢就開始燒製,在唐代時到達鼎盛,宋代逐漸衰落,後被景德鎮窯終結。
其中,越窯的秘色瓷,屬於是特供瓷器。
就是專門用來獻給皇帝的貢瓷,臣庶不得用之。
而且在當時,它的燒造工藝和釉料配方由宮廷嚴格控制,不外傳。
這使得普通民眾難以見到真正的秘色瓷。
其實,在唐宋那會,人們對於秘色瓷還是有概念的。
畢竟一些典籍上多有記載。
但到了宋代以後,秘色瓷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等到後來人再看到唐宋文獻的時候,大家已經完全不知道里面記的秘色瓷是什麼了。
就這樣,秘色瓷成了一個謎,再沒有人確切的知道秘色瓷究竟是什麼樣的瓷器。
就連文獻,也都沒有記載秘色瓷是如何燒製出來的。
這也使得秘色瓷的燒造工藝徹底失傳。
即使在高科技盛行的現實世界,人們也燒不出唐代陸龜蒙《秘色瓷器》中的那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感覺。
直到1987年,隨著法門寺地宮的開啟,地宮中的器物一件件面世,其內的一塊石碑上明確記載了秘色瓷,這才確認了這種瓷器的真實身份。
所以,在宋代以後,87年之前,壓根沒人知道秘色瓷到底長啥樣。
這也是為什麼,攤主找人看過,別人也說不上來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