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長河的真正目的(加更)(第3/4 頁)
那本雜誌上有一份期貨案例,寫的是1973年的美國石油富豪家族亨特家族操控白銀市場的案例。”
“對方從中東收購了大量的白銀現貨,然後又在期貨市場不斷地收購白銀期貨合約,拉高合約價格。”
“如果這中間不是墨西哥政府見到白銀現貨有利可圖,在期貨市場出手了大量的白銀砸盤,那麼亨特兄弟會獲得超乎想象的利潤。”
“而在此之前,這對富豪兄弟同樣在大豆市場用同樣的手法獲利超過一億美金。”
這可是七十年代初的一億美金!
“包先生,資本是逐利的,如果你在這一方面如此操作接連獲得成功,你覺得你會就此收手嗎?”
李長河這時候輕聲的問道。
包鈺剛則是明白了李長河的意思,隨後正色的搖頭說道:“不會。”
就像他做船運,他長約的模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事業規模不斷擴大。
在沒有登頂之前,他會換商業模式嗎?
答案是不會!
他現在轉移到九龍倉,那是因為他的航運事業已經做到世界巔峰,可以橫向拓展。
但是金融市場,可是不存在巔峰這一說的。
“你的意思是?”
包鈺剛這時候有些明白了。
“我看了後續北大圖書館的一部分經濟期刊雜誌,裡面有對於白銀價格的簡單介紹。”
“從七四年到現在,白銀的價格幾乎沒有波動!”
“四年多的時間,白銀市場從期貨到現貨的價格,都在一個穩定的區間內波動。”
“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就是四年多的時間,白銀的供需關係一直平衡,沒有什麼變動,所以它的現貨跟期貨價格也沒有波動。”
“這也有可能啊,在白銀消費市場沒有巨大的突破下,市場波動很小也是可能的。”
一旁的盧局長這時候不解的說道。
他也在民國當時的期貨貿易中斬利頗豐,當年曾為組織賺下了百萬美元的鉅額利潤,也是一名商業天才。
“表哥,你說的是正常情況下,但是美國是不正常的,因為他禁止黃金現貨交易。”
“從美元跟黃金脫鉤以後,芝加哥和紐約交易所只支援黃金期貨交易,不支援黃金現貨交易。”
“這就決定了在美國,黃金期貨交易很麻煩,因為你必須從海外尋找現貨來對沖風險。”
“而這樣一來,貴金屬方面,白銀其實才是最合適的貴金屬期貨交易物件,因為它可以同時存在期貨和現貨兩層交易市場,商家的風險才會降到最低。”
“也就是說,白銀理論上來說應該是美國貴金屬交易市場比較活躍的品類,但是現在它的價格波動卻平穩了。”
“你是覺得,有人在控盤?”
盧局長衝著李長河吃驚的問道。
李長河點點頭:“是的,這裡面,要麼就是整個市場都在平穩的執行。”
“要麼就是有人佈局了好幾年,想要一次性玩一把超級大的白銀期貨。”
“而按照亨特兄弟之前的操作,我認為後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甚至這一次考慮到之前墨西哥政府的白銀砸盤行為,控盤方恐怕都不止亨特兄弟一家,可能是好幾家聯合,吃進了這幾年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白銀現貨。”
李長河這時候平靜的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實際上,他瞄準的,就是前無古人同時後無來者的白銀期貨市場上最大的期貨操控案。
美國的石油富豪亨特兄弟,聯合了沙特王室,雙方聯手佈局了五年,吃進了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現貨白銀。
是的,不是美國,而是全球!
以此為依託,意圖拉爆整個美國期貨市場的白銀投資者。
而這樁白銀期貨案爆發的時間,就在1979年!
這是他前世那本寫的主角的第一桶金,李長河自然也記得清楚。
不過不同的是這一世李長河只是國內一個普通,所以他必須還要找一個幫他的人。
這個人,李長河最終選定的就是包鈺剛。
除了因為他會在78年來大陸訪問之外,還因為他如今的世界地位。
這麼說吧,全世界如今有足夠的實力參與這個白銀期貨案的華人富商不超過五個,而包鈺剛絕對是裡面,最有資格的那一個!
這才是李長河必須要見包鈺剛的真正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