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這定價太低了!(第2/3 頁)
們帶來便利,帶來時間節省,對他們來說,這點消費並不算什麼,價格不是顧慮,需求才是核心。”
“就像手錶,我們的上海手錶跟勞力士手錶本質上有區別嗎?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勞力士的附加值給它帶來的很高的溢價。”
“所以一塊勞力士能賣到上千美金,而一塊上海表也只賣幾十美金。”
“咱們現在沒有品牌意識,只喜歡從成本方向去考慮定價,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很吃虧的。”
李長河的定價看似離譜,但是實際上他是做過考慮的。
作為全世界剛出現的旅行箱,這玩意兒別管簡不簡單,帶來的便利性是絕對超過傳統的攜帶工具的。
而八十年代,對於全世界來說,又是一個經濟迸發的時代。
美元在從美金退化成美元之後,開始在貨幣超發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不過李長河前期真正的市場不是歐美,而是最近的日本。
小本子在八十年代,開始了經濟飆升的時代,從77年到86年這十年的時間,GDP總量翻了將近五倍。
而這種經濟狂飆帶來的一大特徵,就是日本人的消費層級直線上升。
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是這個時期日本人的特性。
其實跟後世某短時間咱們國家的土豪外出購物一模一樣,有錢人根本不考慮價格。
歐洲的奢侈品市場,在這個時間,本來都快倒閉死了,愣生生被日本人的瘋狂購買給救活了。
李長河記得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他們打高爾夫球。
本子精英特別喜歡打高爾夫,然後八十年代他們打高爾夫,即便是有國內球場,也不打,必然是要坐著飛機去國外打。
在東南亞各國圈地修建高爾夫球場,然後坐飛機出去就為了打個高爾夫。
這種瘋狂的消費層級下,能出國的絕對是妥妥的高收入階層,
李長河估計,自己的普通款旅行箱在那邊恐怕都賣不動,高階款必然火爆。
當然,這種預料,他是沒辦法跟盧局長他們兩個說的。
而聽完李長河的話,盧局長長嘆了一口氣。
“雖然聽起來有些離譜,但是不得不說,你這個思路商業上是對的。”
“假如我一個月收入兩千美金,那麼花一百美金買個旅行箱,確實不會感到貴,我只會覺得便捷。”
“甚至在一定的需求下,我買那種高階的旅行箱,也不會覺得心痛。”
盧局長畢竟以前是金融精英,有些商業思維他只是沒想到,李長河一說,他就能理解。
“是的,這種其實還可以談很多,比如說世界上有那麼多的航空公司,我們完全可以去跟他們談,看他們需不需要給旗下的空乘人員配備。”
“既然航空公司有統一的制服,那配備統一的旅行箱,也完全是可以實現的,在箱子上設計上他們的航空標識。”
“國外的航空公司可不差錢,這種採購我認為完全可以談下來。”
李長河繼續說道。
而廖主任聞言,則是感嘆的衝著盧局長說道:“老盧你看,這就是咱們培養大學生的目的。”
“雖然我不知道他定的價格到底有沒有問題,但是我確實被他有些說服了。”
“如果這個價格真的賣出去,那可真是好好地給咱們上了一課啊。”
“就像長河同學說的,咱們兩個經常出國的定價都這麼保守,時候差的價格可就大了去了。”
“我覺得他的思路不錯,我們可以用這個小箱子做個嘗試,看看這種思維理念到底合不合適。”
“如果真的合適,那借這個旅行箱,幫咱們培養一批商務人才,才是真正的大事。”
“老廖你覺得呢?”
盧局長這時候旗幟鮮明的支援了李長河。
廖主任點點頭,笑著說道:“我不都說了嗎,我被他說服了。”
“咱們改革,就是多種嘗試,有些事情,真正的外商咱們不敢這麼深入的去聊,倒是他這個假外商,可以這麼嘗試。”
“這樣,長河同學你回頭寫個執行計劃交給我,我拿著這個跟工業部和外貿部的人溝通一下,然後做一個計劃出來。”
“就像老盧說的,賺多少錢不說,如果真的能夠找到跟他們打交道的商業思維,這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好!”
“那行,咱們現在去找老彭,算算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