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琳的疑惑(第2/3 頁)
心裡疑惑,無奈之下,長長的嘆了口氣。
“就是因為他們太好了,我才不敢把他們介紹給小雪。”
“嗯?你這話說的我有點迷糊,因為他們太好了,所以你不介紹?”
“怎麼,小雪配不上這麼好的北大學生?”
朱琳有些不滿的問道。
“沒有配上配不上這一說。”
“只是我這些同學,現在看似花團錦簇,但是未來很不好說。”
“就像前些年,那些大學生不也是前途遠大嗎?”
李長河衝著朱琳暗示說道。
朱琳聞言,則是陷入了沉思。
“歷來改革,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變化,而是各種力量的相互碰撞。”
“這些人裡面,有保守的人,也有激進的人,有覺得需要向西方學習的,也有覺得要抵制西方侵蝕的,這裡面立場不一,目的也不一。”
“所以接下來這幾年,註定是思想激盪的幾年,其實包括高層,也會被很多因素影響。”
“而北大曆來是思想開放之地,這種改革風氣的轉變,在北大尤為明顯。”
“我那些同學,現在一個個醉心國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就拿英淘來說,他的父親如今是社科院的副院長,同時兼任著中Y政策研究室的主任。”
“藉著身份的便利,英淘現在跟社科院,還有各大學校,天南海北的一群人在搞農村問題研究。”
“他們在京城各地開小會,會上各種討論。”
這年代,學生們開會那可不是後世的吃喝玩樂,那是真的開會,真的一本正經的討論國家大事。
每個人都上去抒發意見,然後大家相互爭論,探討,拿資料對比,最終討論出一個合適的觀點。
李長河被鄧英淘邀請著參加了一次,後面就不再參與了。
他也算是見識了這個年代,大學生們的激情。
“你覺得這不好嗎?”
朱琳猶豫了一下,遲疑的問道。
“現在看來,當然是好的,但是就怕有人得隴望蜀。”
“就像之前北大的那些學社聯合,搞文學社,搞經濟學社自然是好事。”
“可是任何事情都有個度,在這個度以內,是好事!但是超了這個度,那就未見的是好事了。”
李長河搖頭無奈的說道。
“你是說,他們會討論的比較過火?”
“現在說不好,但是改革其實是牽扯很深的一個事情,就算是改革,怎麼改?改到什麼程度?很多人心中的方向也是不一樣的。”
“北大的很多學生,其實還是太年輕了,社會經驗不足,這對他們來說,是個弊端。”
“尤其是那些未婚的,他們這麼多年都能堅持不結婚,心裡肯定有自己的考量,小雪跟他們,其實是不搭配的。”
“他們的思維,對世界的認知,都不一個層次,這不是什麼好事。”
李長河委婉的跟朱琳解釋說道。
未來有句話叫三觀不合,其實現在也是,北大,尤其是李長河的同學,跟龔雪的三觀,能合到一起的,恐怕沒多少。
朱琳聽完,忽然間擔憂的看向了李長河。
“長河,我怎麼覺的,你是在嫌棄我?”
小雪跟他們思想觀念合不到一起,那她跟李長河豈不是更合不到一起?
“我跟他們可不一樣,我是個俗人!”
“再說了,我往後又不打算走仕途。”
李長河笑著衝朱琳說道。
朱琳聞言,嘆了口氣,然後靠在了李長河的懷裡深思了起來。
自家男人,聽起來好像放棄了很多。
其實這兩年,在電影學院,她見識也漲了不少,包括對體制內的瞭解。
老田跟老陳,有時候就喜歡討論李長河的未來。
按照兩個人的說法,她有時候都覺得太假。
不過有時候心裡她覺得兩個人說的也不無道理,畢竟很多事情她知道的比田壯壯他們更多。
即便是拋開他作家的身份不提,單單這兩年李長河在經濟系的表現,朱琳都覺得高層不會視而不見。
更何況本身,他跟廖主任那邊聯絡就比較密切。
可惜,老田他們肯定想不到,李長河的未來,早就註定了。
“那照你這麼說,小雪跟他們,確實不是良配。”
這種事情要不是李長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