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文藝圈的黃金盛世來臨(第2/3 頁)
裡拍一個滿是大雪覆蓋的紫禁城,也是很漂亮的。”
李長河這時候笑著說道。
“是很漂亮,但問題是,如果真的下雪了,攝影機可借不出來。”
陳楷歌這時候大煞風景的說道。
下雪天,除非是有拍攝任務,不然想要像這樣把攝像機借出來,門都沒有。
“借什麼啊等回頭,我自己買一個,到時候我們來拍攝!”
李長河這時候隨口說道。
一旁的陳楷歌聽了,有些震驚的看著李長河。
“伱說什麼?你買一個?”
“這東西很貴”
說到一半,陳楷歌閉嘴了。
這傢伙尼瑪外匯商店買傢俱都花了好幾萬,攝影機再貴他也不是買不起。
李長河則是確實考慮買一個攝影機,不光是為了拍雪景,主要還是為了給朱琳練手。
導演功底這玩意兒,有天賦不假,但實際上也是練出來的。
很多拍攝技巧,其實都是參考的國外,看國外電源裡面拍攝的手法學的。
就像紅高粱裡面的一些鏡頭,餘佔鰲和九兒天為背地為床,其實就是參考的本子的一個電影鏡頭。
現在的導演其實不怎麼掌鏡,具體的掌鏡劇組都有攝影師,但是導演把控的是整體畫面,所以在拍攝的時候,腦海裡必須有整體的影像。
這個不能全靠想象,得切實的有畫面感,而畫面感不外乎就是拍的多了練出來的。
“好了!”
另一邊,已經完成拍攝取景的田壯壯和張一謀已經收起了攝影機。
一行人爬上景山,就是為了拍個全景鏡頭,拍完了就撤,然後去故宮裡面取景。
然後這一整天,李長河他們就在故宮裡面轉悠,順便採訪了幾個路人。
晚上又在附近吃了個涮羊肉,然後才回到家。
“呼,怎麼感覺這拍紀錄片,比在深山裡拍電影還累啊。”
回到家,朱琳往沙發上一座,隨後滿是疲憊的說道。
“咱們今天主要走的路多,不像之前在山裡拍電影,上去之後固定了景象就不怎麼走了。”
“你先歇一會,我去給你燒點熱水,然後泡泡腳。”
李長河隨後走進了廚房,然後拿起了電熱水壺,燒上一壺水。
又從衛生間給朱琳拿了個臉盆。
看著李長河忙碌的樣子,朱琳靠在沙發上,眼裡滿是柔情。
很快,熱水燒好了。
李長河給她倒進了臉盆裡,摻著涼水試了下水溫。
“好了,你先泡一下!”
“那你呢!”
“我先看會報紙!”
剛才回來的時候,他順手從報箱裡面把今天的報紙取了出來。
隨手拿起了一張,正好是今天的京城晚報。
首版是一張人民大會堂黑白色的照片,上面寫著《熱情慶祝第四屆全國文學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以及高層發表的大會開幕式的講話。
來。
裡面提及的大會主要內容,無外乎是對前幾年錯誤路線的承認,以及重申了偉人的雙百方針。
除此之外,大會上還提及了一件事,讓李長河感到震驚。
因為會議上還有人拿最近的《大國崛起》舉了例子。
“最近社會上有本書非常火,是我們北大一些學生聯合編纂的《大國崛起》,很多人就提出反對批評的意見,說你們怎麼能介紹資本主義國家呢。”
“我覺得這裡就很不對,我認為這本書很好,很客觀的給我們講述了這些西方國家經濟崛起的過程,對我們有很好的科普和借鑑意義。”
“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文藝工作者的作用。”
“我們以後,不能搞老一套,作家寫什麼和怎樣寫,那是作家的責任,別人不要橫加干涉。”
除此之外,大會還強調,不再要求文藝從屬於“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正直任務!”
李長河很難想象這些話是怎麼在會場上講出來的,但是按照報紙上的描述,在講完之後,整個會場立刻引發了轟動,全體會員集體鼓掌持續了三分多鐘。
毫無疑問,高層的這一番講話,對於接下來的文藝工作直接點明瞭方向。
這一句不要橫加干涉文藝創作,就給接下來的文學或者說整個文藝戰線的創作都提供了稽核保障。
也難怪八十年代的作品,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