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滿載而歸(第1/2 頁)
李意尋這個人,狂傲,但是也聰明。
別說是這一群貪官,他平等的看不起每一個官員。
但是這個時候,他知道自己為什麼來的,來幹什麼的。
要澄清玉宇,也不該是一個宸王該做的。
所以宸王收拾了臨州的爛攤子,帶走了受賄的太子恩師以及幾個不怎麼重要的官員,又收了當地學子們聯名寫的感謝信,就可以回京了。
惠王在京城抓人,惹得天妒人怨,哪怕是陛下的旨意,沒人敢罵陛下,就只能怨恨惠王。
畢竟抓到了就是家破人亡。
這差事……損陰德。
但是宸王呢,只是受了一趟熱,就滿載而歸。
陛下的偏心就是這麼直白明顯。
可惠王也得高高興興做,畢竟這也是差事,總歸是父皇用得著他。
李意尋回京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中旬了。
此時,太子的下葬日子終於定下。
唯一卡住的就是禮部出了幾個追封的名號,陛下都不同意。
先是仁禮,陛下不同意,後來是敦肅,陛下也不同意,第三次是孝謹,陛下還是不同意。
其實也好理解,你說他仁禮,那是說陛下殘暴嗎?
你說他敦肅,是說陛下不夠寬厚嗎?
你說他孝謹,是說陛下不慈嗎?
可太子要下葬,總要有個封號吧,追封皇帝是不可能的,那隻能上諡號了。
這可把禮部官員難倒了。
自來上諡號可不就這些字,按著你生前的品性來說啊。
太子這個人,不就是仁慈,心善,敦厚,那還能怎麼誇?
可陛下也不是不許你誇,就是……
聰明的官員已經猜到了,無非是如今陛下有些心虛。
事兒都做了,如今又怕天下人罵他。
越是這樣,越是不肯叫上太好的諡號了。
最後,禮部官員狠狠心,直接給送去御前兩個字:恭敬。
這倆字組合一起沒什麼,就是給一個過世的太子來做諡號真就不倫不類。
可這回陛下同意了。
沒人來反對了。
只是皇后聽說了之後冷笑了一聲。
李意尋回京,正好趕上了恭敬太子下葬。
於是他回宮將自己辦的事說了一遍,人送去大理寺,就馬不停蹄的回府更衣然後領著王妃側妃趕緊忙碌太子的喪事。
等終於將人送出去,忙完了,九月十五也過了。
陛下重賞了皇后,說是安撫她喪子之痛。
太子的三個女兒也都有封賞。
嫡女本就是郡主,榮華郡主。
如今四女和五女也都封了郡主,錦華郡主和芳華郡主。
四女今年七歲,五女今年也才三歲。
她們的母親都還在,太子的家眷已經送出去了,在郊外一處府邸住著。
那原本是一處莊子,被改建成了府邸,太子餘下的妾室們都搬去了那裡。
三位郡主要卻是養在宮中,與陛下的公主一處。
這便是陛下對外施恩的意思,太子沒了,他的女兒們他就榮華富貴的養著。
皇后沒了指望,他就賞賜一趟一趟的送著。
甚至他往遠在雲州的魯國公那送賞賜,貴重的金銀珠寶不必說,甚至細心到棉衣棉襪俱全。
謝家也得了好幾次賞,甚至宸王府中的謝庶妃也得了幾次賞。
謝家如今早已不再是後族,先太子的母族,而是宸王的岳家。
陳御史等幾個言官已經被放出來了,不過暫時還不會用他們,回家吃自己去吧。
京城格局為之一變,整個大周朝的官員調動都很劇烈。
而裴家依舊一動不動。
李意尋終於有時間來見裴時沅的時候,裴時沅已經穿上了厚厚的夾衣,正抱著她那日漸圓潤的大黑貓,在屋子裡烤核桃吃呢。
是的,李意尋還是頭回見人烤核桃吃的。
“翻一下快翻一下!”裴時沅急著指揮。
“好好好,奴婢來。”寒月也顧不上用夾子了,直接上手,燙的嗷嗷叫喚。
裴時沅就笑她:“是不是個傻子,你用夾子啊!”
“這不會炸了吧?”月嫦擔憂,真是頭回烤核桃,主子也是心血來潮。
裴時沅猶豫:“不會吧?”
話音才落地,就聽見咔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