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卡苾超重型機械研究報告(第7/9 頁)
剩餘由河靈改裝的補給船裝載。在湖心島行動中全部耗盡。
湖心島行動
與列伯加發生撞擊的低語
湖心島行動是第37迴圈89%時針對列伯加的一次攻擊行動。這次行動使列伯加徹底失去行動能力,被封鎖了兩個迴圈的風暴環區再次被卡苾艦隊完全掌控。
湖心島是指在風暴環區中,週期性出現的氣流相對緩和的區域,一般維持60-100小時,大部分情況下艦隊無法在風暴中追蹤列伯加的行動,但列伯加能無視惡劣環境影響直接感知艦隊位置,所以視野相對開闊的湖心島能為艦隊的攻擊行動帶來優勢。
湖心島行動中,超級風琴和低語成功將列伯加引入一個大型湖心島,隨後在低語的引導下,超級風琴使用序曲飛彈對列伯加進行密集打擊,但很快湖心島內雲層開始彙集,光線銳減,制導效率降低。低語為了彌補損失的光線,選擇強行靠近列伯加,此舉使列伯加極速向著低語撞擊,儘管低語很快進行閃避,但巨大的光幕與列伯加纏繞在一起,使低語被拖行了約100公里,船身幾乎解體。
列伯加被光幕完全遮蔽後,似乎處於完全癱瘓狀態,隨後由於慣性帶著低語殘骸衝出湖心島,消失在風暴深處。
稜鏡運載艦G-441
基金會代號“微風”
微風基礎資料
研發時間 風暴紀第36迴圈-第37迴圈
所屬陣營 卡斯卡迪亞城-卡維爾城
建造數量 1臺
稜鏡倍徑 60
最大速度 1100公里每小時
成員數量 120人
微風是湖心島行動後,為了代替被毀的低語而建造的。微風由南北雙方共同研製,以風琴船體為基礎,取消傳統的光幕,以一套大型聚焦透鏡來製造光束,這一全新艦種被稱為稜鏡運載艦。
微風使用的稜鏡鏡片由在風暴中收集的雨水提煉冰凍後製作而成,整體呈淡藍色,在環境溫度高於15c時也不會融化,透光效能高於傳統莧神光幕,微風的工作效率比低語更高。
在後續的改進工作中,微風加裝了與低語類似的旋轉變色鏡片組,與深藍的配合工作已經讓卡苾艦隊能夠在整個風暴環區中都暢通無阻。
製作稜鏡需要數千噸雨水作為原材料,提煉成本極為高昂,鏡片的打磨也需耗費數個迴圈,微風可以說是卡苾機械工藝的極致體現,也是卡苾艦隊追尋一切真相的精神支柱。
深空調查船R-603
基金會代號“柏樹”
柏樹基礎資料
研發時間 風暴紀第27迴圈-第30迴圈
所屬陣營 邊境巡邏隊
建造數量 1艘
全長 1300米
最大速度 110公里每小時
成員數量 約400人
柏樹是一艘隸屬邊境巡邏隊的大型綜合科考船,部署在距離空泡邊緣4公里處,由於空泡的持續收縮,柏樹也不得不以相同速度向後移動。柏樹主體部分由深空監聽矩陣和全波段雷達系統組成,不間斷收集空泡外傳來的波段,邊境巡邏隊大部分成員長期駐紮於此。艦上還配備有涵蓋多種領域的實驗室,很多新型技術的測試也在柏樹上進行。來自邊境的資料一定程度推動了卡苾的基礎科學,但強電磁干擾是始終無法擺脫的枷鎖。
%E6%9F%8F%E6%A0%911
邊境地區指中央穩定器所能作用的最遠區域,距離中央穩定器約1200萬公里,該區域的現實穩定指數較低,僅部署有少量科研船隊用於收集資料。第30迴圈起,一種神秘的陰影開始在邊境頻繁出現,在10個迴圈間共有54次目擊報告,體積從50至4000公里不等,外觀呈幾何形,持續時間約5-10分鐘,同時該區域現實穩定指數會上升,在陰影消失後下降至通常水平。柏樹對其的追蹤研究均沒有任何進展。
附錄資料
聖徒
聖徒是一種以岩石組成的未知構造物,外形類似四足動物,平均高度約300-700米,以60km的時速勻速運動,通常不會對外部環境做出反應,但會被強光所吸引。聖徒周圍5公里範圍內的風暴強度會大幅降低,大多數運輸艦隊會靠近聖徒作為臨時避風港。在天啟發生不久後,由王國級成員首次在冰原上發現。
卡苾地表共有約400個聖徒,尚不清楚是否會增加,行動路線也沒有任何規律可言。卡苾人將聖徒視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