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二十五號 匿名心理諮詢師的捐贈品(第2/3 頁)
。網路宣傳小組應監控第二十五號捐贈品產生的宣傳廣告與其所導向的頁面是否有異常;因為捐贈品的技術原理仍然處於捐贈者的黑箱之中,就我署而言無法理解。在我署僅擁有使用權和歸屬權的情況下,應避免其之濫用。
第二十五號捐贈品對於異常活動家及機構(俗稱的“帷幕內”),以及瑪娜慈善基金會的現役及退休員工也開放。熱線在每日19:00-24:00、12:00-17:00開放,可撥打███-████-████接通熱線。另外請注意,我署不具有檢查捐贈品之“伺服器”或“資料庫”(事實上,我們甚至不知道它是否存在)的能力。不會對您的隱私造成煩擾。
——實驗與測定部
2.2 - 第二十五號捐贈品案例分析(1)
▼ 展開內容 ▼
2.3 - 第二十五號捐贈品案例分析(2)
▲ 收起內容 ▲
採訪 #0
採訪人:Nathania Louise(N) 受訪人:尚怡希(化名)(S)
N:嗯……讓採訪開始吧。好的……那麼,我很高興你能夠選擇我們的諮詢。哦——請允許我先插入一個話題。我注意到在你填寫的表格中有提到你也是一名心理諮詢師。這有影響你在諮詢中的反應嗎?
S:嗯……總會有關係吧。畢竟……還是帶著點同事的情感的。
N:啊,是這樣嗎?那現在……你對於這類事物怎麼看呢?
S:呃——哪類事物?
N:就是對於第二十五——呃不,對於基金會的性質與相關的服務的看法,也就是你的工作。
S:嘶……其實……
N:嗯……嗯?
S:我……我能先不回答這個問題嗎?先跳過吧。
N:好的,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你都有跳過的權利。那麼,按照流程來說,我將要問你的下一個問題是——嗯,你,在諮詢服務後有什麼樣的感受?呃,隨便說些什麼都行,無論是從怎麼樣的角度——
S:嗯,好吧,其實我覺得——這位諮詢師很優秀。
N:嗯。從同行處總可以得到獨到的見解。
N:從我採訪的別人那裡,我有了解到,這可以帶給他們一些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不同”的感受。
S:是吧……在與他交流的時候,我也能感受到一些特別的心情。我坦白身份後,我們聊了一些關於各自的工作狀況的事情。事實上……其實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也是因此而來的。
N:嗯。雖然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但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人們真正交心的機會的確變少了。
S:是啊,但是我們在別人看起來也不能算作真正的共識——在很多人眼裡我們都只是為了錢。
S:以及,我和他之間達成了一個相似的共識——很多人其實並不瞭解這個職業。
N:呃——嗯,請繼續。
S:啊,其實很多東西不都是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在“諮詢”這個“黑箱”之中也是存在的。規章制度、職業素養……在現代猜忌的系統面前,這些其實都是可偽造的,都是不可信的。哦……抱歉我說的有點多。
N:原來是這樣……嗯……沒事,[低頭]不僅對於“人”是吧。異——
S:什麼?
N:——沒事,對不起。
S:沒關係。反正我們大家都是在努力活著罷了。
安全限制:
對於帷幕內人士而言,交流時應儘量避免涉及自己的具體工作與身份。而若是對方開始主動且強勢詢問相關資訊,應第一時間結束諮詢並向瑪娜慈善基金會報告。捐贈者身份不明,其捐贈品若是作情報用途,竊取帷幕內眾組織及個人的資訊,則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因此,瑪娜慈善基金會會盡量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同時,在捐贈品本身(即上文提到的固定電話)旁,研究人員也應當避免談及帷幕內事宜,以防萬一。
當然,目前還沒有發現捐贈品洩露他人的個人資訊。但考慮到捐贈者本身身份不明,其投入捐贈品作為蒐集資訊的渠道也是有可能的。同時,在對話中顯現的“心理諮詢師”是否存在人格或背後操縱者也並不明確。但是當對話涉及“心理諮詢師”本身的經歷時,其也會視情況做出回答。(見案例分析(2))一種說法稱,與諮詢者進行對話的個體實際上為一以異常方式儲存自身資料的人工智慧。但此說法的真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