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鹽利(第1/3 頁)
中條山,位於永興軍解州南部,黃河以東、南,黃河和涑水河之間,緊挨河東路絳州。居太行山及華山之間,山勢狹長,故名中條。
中條山遮蔽著大宋西京洛陽、潼關和中原大地,拱衛著京兆府和西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中條山奇峰霞舉,孤峰標出,罩絡群泉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乃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風景聖地。
緊挨著中條山以南,就是大宋的產鹽重地-解州鹽池。解州鹽利收入,居宋廷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多,解洲池鹽年產量九千多萬斤,佔也要佔整個大宋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
因此,解鹽鹽池和鹽政,實是北宋財政經濟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別的不說,陝西對西夏的近百年用兵,所有供需,均出在解鹽收入上面。
解鹽利大,行銷區域,除河東路外,遠達後世的河南、陝西、安徽、湖北、寧夏、甘肅、山東、四川等八省。
靖康元年冬日,女真人南下,大宋官軍潰不成軍,整個黃河以東,中條山以北,包括整個河東路,都已經成了女真人的天下。
解州鹽池的鹽丁原來有六萬多人,隨著金兵南下,佔領了這裡,大多數人逃走,剩下的只有不到一萬左右。但由於女真人控制的範圍極其有限,目前只有河東和河北北部,而宋人的鹽販又不敢過來販鹽,所以產鹽量也算勉強趕得上。
“早知道這些窩囊玩意如此不堪一擊,咱們兄弟就不來了! 現在可好,困在這破山裡面,整日裡混吃等死,這日子什麼時候才是頭啊?”
中條山半山腰的一個山洞裡,重重疊疊堆放滿了裝糧食的麻袋。幾個宋人打扮的漢子正聚在一起,漢子們身邊,上百條宋人男子,或躺或坐,百無聊賴的在山洞裡面說著話。
“方兄弟,你也不要著急!”
聽到自己兄弟發牢騷,方臉大眼的絡腮漢子坐直了身子,沉聲道:“番子早已從汴梁城裡退兵,官軍肯定會恢復河東,用不了多久,咱們兄弟就可以回去了!”
“李員外,你家大業大,也只有你才沉得住氣,咱們這些兄弟可不是!”
方五氣鼓鼓的,卻是一臉的無奈:“若是官軍不來,兄弟們只有在這耗著了。兄弟們上有老下有小,還指望著糧食換了鹽,回去換錢用呢!”
旁邊的一個漢子上來插話道:“是呀,員外。以前運了糧食來,可以找解鹽司的官員,領了鈔劵,然後去鹽池換鹽。現在女真人控制了鹽池,咱們可如何辦,難道要用糧食到女真人手裡去換鹽嗎?”
宋朝對解鹽十分重視。朝廷專設“制置解鹽司”,“制置解鹽使”。鹽場還設有鹽官和具體辦事的官吏,節級、場吏等頭目,可以說建制十分完整。
宋朝的鈔鹽制度,是將官營、官運改由商人交錢領鈔券,憑鈔券到解池販鹽,自行銷售。另外一種方法是商人負責往邊疆運送糧草,運到之後,解鹽司發放鹽貼,商人憑藉鹽貼(鈔劵),運送解鹽到各地銷售。
這樣一來,商人也可以從解鹽銷售中分利,朝廷也可以減輕糧草運送壓力,也可以控制解鹽的銷售獲取利潤。光每年朝廷節省的運輸費用就達上百萬貫。
就像李員外這些商販,運了糧食到河東各軍地,得了官府憑證,再到解鹽司拿了鈔劵,到鹽池運回四川販賣。
誰知路途艱難,等這些人到了,官軍已經一潰千里,而女真人雖然從汴梁城退兵,卻控制了幾乎整個陝西和解鹽產地。這些人從四川而來,道路隔絕,只有找地方藏了起來,擇機而動。
若是把這糧食再運回去,路途艱難不說,這樣回去,如何面對家裡人。
“大家不要再埋怨了!”
方五看李員外面色不豫,趕緊大聲道:“ 咱們運氣不錯,有些商家走到半路就被女真人殺了,這又找誰說理去! 咱們現在躲在山裡,性命無憂,糧食還在,大夥兒就不要再怨天尤人了!”
“要不咱們去試試!”
有人大聲說道:“聽說有很多北地的鹽商前來販鹽,咱們不如喬裝打扮,冒充他們,興許能拿糧食換的鹽來。”
他這一說,下面的人紛紛附和。
“不要命了,你就去試試!”
方五冷哼道:“北地過來的鹽販,手上都有女真人官府的鹽引和鈔劵,你有什麼,難道要去拿大宋官府的鈔劵去換女真人手裡的鹽巴,嫌命長了你可以儘管去!”
中條山上也有不少解州逃難的百姓,眾人對山下的情形也略知一二。有些本地百姓離開了,有些也不得不留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