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滯留(第2/3 頁)
前道:“相公,以小人之計,我軍應該攻下平定軍和井陘,恢復河東、河北的連線,然後徐徐圖之。”
王松點了點頭,河東、河北連成一片,忠義軍兩路大軍匯聚,實力不容小覷,即便是女真人大兵壓境,忠義軍也完全可以應付。
張憲皺眉道:“相公,若是金人攻略陝西,女真人的戰神完顏婁室在關中攻城略地,恐怕河外三州不保,陝西也會被金人糜爛。相公還是陝西宣撫使,若是能西進陝西,大破完顏婁室。我大宋幸甚!”
完顏婁室,戰神,王松不由得冷笑了一下。攻擊的是腐朽不堪的北宋紙糊軍,也有無恥之徒竟然封其為“戰神”!
華夏英雄輩出,強如秦之白起者才有此不成文的稱呼。漢初之韓信,漢武之衛青、霍去病,南宋之岳飛,這些人那一個不比完顏婁室強上百倍,卻也沒有“戰神” 之稱呼,不知此人的綽號又是從何而來。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王松冷冷哼了一聲,陷入了沉思。
馬擴和張憲二人說的都是有理,無論是西上還是東進,都是淪陷區的國土,只是有看輕重緩急而已。
“中山府那邊,現在情形如何,有沒有軍報傳來?”
王松想起來歷史上中山府的陷落,好像就在靖康年間,不由得憂上心頭。
“稟告相公,中山府苦苦支撐,但糧路斷絕,恐怕大事不妙。”
馬擴回道:“自靖康二年,朝廷源源不斷派出援兵,中山府得以不至陷落。如今金人東路大軍圍攻中山府,時間一長,恐怕難以持久!”
“下一道軍令給岳飛,讓他伺機增援中山府!”
王松不由得有些不安。河北忠義軍到底是何情形,如何一直沒有軍報傳過來?
“相公,將在中御,恐怕嶽統制也不能倖免,你還是上一道奏摺,奏於聖上。”
陳東搖頭道:“朝廷讓嶽統制緩緩北上,徐徐圖之,嶽統制又怎會聽從相公的將領。如今也只能寄託於太原慘敗,金人驚駭,自然退兵。畢竟,河北並沒有全部歸於金人治下,興師圍攻一個無錢無糧的中山府,勞師乏糧,並非明智之事。”
王松一時語塞。大軍才剛訓練出來,河北忠義軍已經不歸他調遣,那他這個兩河、陝西宣撫使,又有何用?
“相公無需煩惱,這正是我朝之困。”
馬擴沉聲道:“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即便經歷了東京城被困,朝堂依然是媾和聲一片。相公手握六七萬大軍,難道朝廷就不怕武夫弄權嗎?”
“馬宣贊所言不錯!”
陳東贊和道:“相公能親善一軍,縱橫沙場,已是實屬罕見。自宣和年間以來,朝廷歷次出兵,哪一次沒有文臣掣肘,哪一次不是文臣和宦官統兵。相公報捷的文書到了朝廷,恐怕以後的日子更不好過!”
他為官一方,又久在東京城,對朝堂之事瞭如指掌,其中利弊自然也是通透。
王松戰功顯赫,朝中恐已是群情洶洶,時刻等待著給這位相公套上枷鎖、掣肘於他了。
大宋朝廷,雖免去了破國之災,但朝堂上依然是暗流湧動,各種勢力明爭暗鬥,朝事混亂不休。
官家趙桓、太上皇趙佶、甚至鄆王趙楷,康王趙構,各自都有一批擁護者。尤其是趙桓和趙佶,趙佶雖然君嬉臣弄,把大宋整的一塌糊塗,身旁卻有一大批追隨者。
而趙桓,優柔寡斷,性格多變猜疑,和他執掌權柄多年的父親比起來,政治上要稚嫩許多。
朝中士大夫,多寡廉鮮恥之徒,這些人政事、軍事上一塌糊塗,但見風使舵、煽風點火、勾心鬥角,卻是無人能敵。
一旦這些宵小之徒四處奔走,禍亂朝政,大宋之憂,令人扼腕嘆息。
歐陽澈皺眉道:“如今梁溪先生在朝,希望他可以一改朝堂之頹狀。相公的日子也好過些。”
“梁溪先生國之棟樑,志慮忠純,有他在朝,也能壓壓那些主和派的聲音。”
陳東也點頭道: “無論相公兵指何方,都要上奏朝廷,以免有心之人從中作祟,誤了相公抗金大計。”
王松帶兵離開京城不久,李綱已經回到朝堂,任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尹,左右朝政。
大宋國朝之制,垂拱殿受朝,先宰臣升殿奏事,次樞密使,次三司,次開封府,次審刑院,次臣,以次升殿。由此可見開封府尹的權勢。
陳東和歐陽澈二人,都是李綱的擁護者,尤其是陳東,和李綱過從甚密,對其尊崇有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