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南遷(第1/3 頁)
時隔四年之後,大宋官家趙佶,終於又重登大寶,大權在握,天下,至少黃河以南盡在其手。
如今面臨的形勢,雖然沒有靖康元年那般殘酷、但也是四面受敵,形勢嚴峻。
金人兩路大軍長驅直入,避開太原、大名府、中山府、洺州等軍事重鎮,直撲東京城,來勢洶洶,欲效靖康元年故事。
趙佶拿著奏摺,眼光轉向下面的一堆大臣,臉色鐵青,能滲出水來。
金人大軍瀕臨黃河之時,朝廷才得到這些探報,軍事諜報如此懈怠!
金人就要兵臨城下,這些大臣又在朝堂上集體沉默,真不知要這些行屍走肉,又有何用?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些人結黨營私,收受賄賂,公心私用,個個無人能及,但一談到正事,紛紛化作了泥菩薩。
他私下提了南遷的念頭,還沒有半日,就已鬧得滿城風雨,城中百姓紛紛南逃,人心惶惶。他氣惱之餘,回頭細思,這也省去了他南遷之時,再做動員的瑣碎。
正是這些流言蜚語,那報紙上的筆伐,反而更堅定了他國都南遷的想法。
朝中盡是這等“忠心愛國”之輩,他又豈能待的心安? 北地民心盡失,女真人一旦圍城,又豈有勤王之義師?
“陛下,臣願意去河北,和宗老將軍一起,對抗金人,為朝廷分憂。請陛下恩准。”
李綱硬著頭皮站了出來。他心裡清楚,自己並沒有一兵一卒,出了京城,能不能脫離金人的包圍,也未可知。
“陛下,臣願意去河東太原府,督促眾軍,對抗金人,請陛下恩允。”
宇文虛中也站了出來,自告奮勇,願意去河東和金人周旋。他本已奉旨要去陝西,誰知老皇登基,行程終於給耽擱了下來。
趙佶臉色一緩,還是有忠心英勇之臣,這讓他的心裡也好受了些。
只是他心裡,早已有了打算。當年金兵南下、狼狽出逃的經歷,他可不想趙郎重來。
“兩位卿家忠心可嘉,只是金人勢大,又是傾國而來,恐不易對付。”
趙佶眉頭緊皺,言語中躊躇不決。
“不易對付!”
李綱心裡一驚,一國之君言辭閃爍,遷都以避其鋒,恐怕已是板上釘釘。
趙佶的心思,秦檜是心領神會,他立即走了出來。
“陛下,金人兵臨城下,乃是襲窮追遼主而滅之故事,茲復再用於我朝。陛下不若遷都南下,以避其鋒。留一肱骨大臣,作為東京留守,付以指揮兩河諸鎮之全權,伺機恢復。”
趙佶微微點頭,假裝思索片刻,這才面露難色道:“秦卿家說的是。金人肆虐,運河阻塞,若要南下,勢必要穿過金人的防線,需得有重兵護衛。”
宇文虛中大驚失色,上前奏道:“陛下,太原府、大名府、中山府,國之重鎮、北地屏障,尚在我軍手中。若是朝廷南遷,等於將這些重鎮拱手與人。陛下萬萬不可如此!”
李綱心頭一熱,大聲道:“陛下,前方將士猶在血戰,朝廷卻在後方要議遷都。朝廷如此做法,朝廷顏面何在,又如何安撫天下的軍民?”
趙佶“啪”的一下,將手中的奏摺摔在御桌上,目光陰冷,讓人不寒而慄。
一介臣子,公然在大殿之上指責當今天子,君臣之禮何在?
朝廷顏面何在,不就是說自己顏面無存嗎?
自己剛剛當政,所要朝議的第一道政令,就被人公然質疑,禮法何在,皇權何在,君威何在?
若是士大夫真有雄才大略,運籌帷幄,能痛擊金人,他又何必直面金人的威脅,茶飯不思,寢食不安。
“李相公,宇文相公,你二人放肆!”
秦檜又走了出來,怒容滿面,正氣凜然。
“這天下是趙宋皇室的天下,陛下朝議南遷,乃是因金人肆虐,兵臨城下,不得已而為之。你二人身為臣子,攻拮天子、非議朝策,你們眼中還有君父嗎?”
李綱和宇文虛中面色漲紅,鬍鬚抖動,心中都是憤怒之極。
二人一片苦心,全是為了大宋朝廷,竟然讓這些奸臣當殿指責,混淆視聽。
李綱顫聲反駁道:“秦中丞,事關朝廷安危,天下黎民,我二人只是直抒胸懷,辨明事情原委輕重,何來攻拮天子一說? 你如此顛倒黑白,到底是何居心?”
秦檜嘿嘿一笑,面色平靜,長身玉立,風度翩翩。
“金人虎狼之師,鐵騎縱橫天下,縱然王松亦是兵敗身死。如今金人兩路